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
ji的成语 (2428个)
-
121
不着边际
- 成语拼音:
- bù zhuó biān jì
- 成语解释:
- 着:接触;挨上;边际:边缘;界限。挨不着边儿。原指无所依靠。现多形容言论空话;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不切主旨。
- 成语出处: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
-
122
不知凡几
- 成语拼音:
- bù zhī fán jǐ
- 成语解释:
- 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 成语出处:
- 清 顾炎武《钱粮论上》:“其逃亡或自尽者,又不知凡几也。”
-
123
不知纪极
- 成语拼音:
- bù zhī jì jí
- 成语解释:
-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杨震传》:“无厌之心,不知纪极。”
-
124
不追既往
- 成语拼音:
- bù zhuī jì wǎng
- 成语解释:
- 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追究
- 成语出处:
- 清 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果如本大臣所谕,已来者尽数呈缴,未来者断绝不来,是能悔罪畏刑,尚可不追既往。”
-
125
不知轻重缓急
- 成语拼音:
- bù zhī qīng zhòng huǎn jí
- 成语解释:
- 指人办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次要的,急办的和可缓办的区别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
126
伯仲叔季
- 成语拼音:
- bó zhòng shū jì
- 成语解释:
-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
127
猝不及防
- 成语拼音:
- cù bù jí fáng
- 成语解释:
- 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备。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 成语出处: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
128
传柄移籍
- 成语拼音:
- chuán bǐng yí jí
- 成语解释:
- 柄:权力;籍:通“阼”,皇位。权势地位转移
- 成语出处: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三守》:“恶自治之劳惮,使君臣辐凑之变,因传柄移籍,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
-
129
寸长尺技
- 成语拼音:
- cùn cháng chǐ jì
- 成语解释:
- 犹言微才薄技。
- 成语出处:
-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孟尝君平时养了许多客,今脱秦难,却得此小人之力,可见天下寸长尺技,俱有用处。”
-
130
从长计议
- 成语拼音:
- cóng cháng jì yì
- 成语解释:
- 长:放长时间;计议:商议需要较长的时间;仔细地考虑;商量。指对事情处理时的慎重认真态度。
- 成语出处:
- 元 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且待女孩儿到来,慢慢的与他从长计议,有何不可?”
-
131
从长计较
- 成语拼音:
- cóng cháng jì jiào
- 成语解释:
- 犹言从长计议。
- 成语出处:
- 《水浒传》第四五回:“婶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
-
132
触处机来
- 成语拼音:
- chù chǔ jī lái
- 成语解释:
- 谓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
- 成语出处:
- 《红楼梦》第一一六回:“众人都见他忽笑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旧病;岂知宝玉触处机来,竟能把偷看册上的诗句牢牢记住了。”
-
133
出丑扬疾
- 成语拼音:
- chū chǒu yáng jí
- 成语解释:
- 暴露丑恶。
- 成语出处:
-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这一场出丑扬疾,安排下佯小心,妆大胆,丹方一味。”
-
134
仓卒之际
- 成语拼音:
- cāng cù zhī jì
- 成语解释:
- 仓卒:仓促,匆忙。匆忙之间。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裴松之注引《文士传》:“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在仓卒之际,强弱未分。”
-
135
窜端匿迹
- 成语拼音:
- cuàn duān nì jì
- 成语解释:
- 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
- 成语出处: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严忌》:“聊窜端而匿迹兮,嗼寂默而无声。”
-
136
蹿房越脊
- 成语拼音:
- cuān fáng yuè jí
- 成语解释:
- 旧小说多用来形容侠客、盗贼等跳上房顶,在上面飞快地行走。
- 成语出处: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29回:“翻身上房,蹿房越脊,过了几重院子,跳在就地。”
-
137
惩羹吹齑
- 成语拼音:
- chéng gēng chuī jī
- 成语解释:
-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 成语出处:
-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
138
惩羹吹虀
- 成语拼音:
- chéng gēng chuī jī
- 成语解释:
- 羹:浓汤;虀:通“齑”,咸菜。被热羹烫过的人,吃凉菜也要吹一吹。比喻鉴于以往的教训,遇事过分小心,该做的不敢做或举措失当
- 成语出处: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而瑰玮特绝之徒,益惩羹吹虀,羞与哙伍。”
-
139
櫜弓戢戈
- 成语拼音:
- chǔ gōng jí gē
- 成语解释:
- 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
- 成语出处:
- 《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
140
酬功给效
- 成语拼音:
- chóu gōng jǐ xiào
- 成语解释:
- 赏赐有功劳者
- 成语出处:
- 《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变文》:“子胥随帝部卒入城,检纳干戈,酬功给效。”
* ji成语,ji的成语,带ji的成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