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的成语 (431个)

221

绍休圣绪

成语拼音:
shào xiū shèng xù
成语解释:
绍:继续,接续;休:美;绪:前人未完成的功业。指继承前人的美好事业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
222

斯须之报

成语拼音:
sī xū zhī bào
成语解释:
斯须:短暂;报:报答。指微小的报答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
223

三盈三虚

成语拼音:
sān yíng sān xū
成语解释: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讲瑞》:“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出。”
224

撒诈捣虚

成语拼音:
sā zhà dǎo xū
成语解释:
指说谎骗人。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幺道果。”
225

山珍海胥

成语拼音:
shān zhēn hǎi xū
成语解释:
山珍:山野出产的珍贵食品。山野和海中出产的各种珍异食品。泛指丰盛的菜肴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湲堂永日图序》:“山珍海胥,鼎食宫居者,大夫之养也。”
226

同恶相恤

成语拼音:
tóng è xiāng xù
成语解释:
见“同恶相助”。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
227

徒负虚名

成语拼音:
tú fù xū míng
成语解释:
见“徒有虚名”。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我知道赵伯韬肯放款子,就可惜我这‘红头火柴’徒负虚名,和这位财神爷竟没有半面之交!”
228

贪吏猾胥

成语拼音:
tān lì huá xū
成语解释:
猾胥:狡诈的小官吏。贪财狡诈的小官吏
成语出处:
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先帝本意使民产率出钱专力于农,虽有贪吏猾胥,无所施其虐。”
229

忝窃虚名

成语拼音:
tiǎn qiè xū míng
成语解释:
忝:谦词,愧;窃:窃据。空有虚名
成语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日记》:“忝窃虚名,毫无实际,愧悔之至!”
230

投刃皆虚

成语拼音:
tóu rèn jiē xū
成语解释: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因以“投刃皆虚”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成语出处: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31

体恤入微

成语拼音:
tǐ xù rù wēi
成语解释:
同“体贴入微”。
成语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232

套言不叙

成语拼音:
tào yán bù xù
成语解释:
套言:客套话。套话不多说了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敬启者:彼此至好,套言不叙。”
233

徒有虚名

成语拼音:
tú yǒu xū míng
成语解释: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234

徒拥虚名

成语拼音:
tú yōng xū míng
成语解释:
见“徒有虚名”。
成语出处:
高阳《慈禧全传》:“兵部徒拥虚名,拟正名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部暂隶焉。”
235

枉担虚名

成语拼音:
wǎng dān xū míng
成语解释:
枉:徒然。白白占有名位,形同虚设;空有其名并无实际内容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现在这两位姨娘,也是枉担虚名的。”
236

蜗角虚名

成语拼音:
wō jiǎo xū míng
成语解释:
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满庭芳 或注警悟》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237

枉勘虚招

成语拼音:
wǎng kān xū zhāo
成语解释:
刑讯逼供,屈打成招。
成语出处:
238

污吏黠胥

成语拼音:
wū lì xiá xū
成语解释:
黠胥:狡猾的小吏。指贪赃枉法的狡猾官吏
成语出处:
宋·陆九渊《书与赵子直》:“比来道路田亩,皆鼓盛德,污吏黠胥,颇亦敛戢。”
239

无情无绪

成语拼音:
wú qíng wú xù
成语解释:
没有心思,苦闷无聊。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
240

畏天恤民

成语拼音:
wèi tiān xù mín
成语解释:
畏:敬畏;恤:周济。敬畏上天,怜爱下民
成语出处:
宋·朱熹《辞免进职奏状》:“既闵然有畏天恤民之诚,而圣训丁宁又无非恻怛焦劳之实。”
* xu成语,xu的成语,带xu的成语。
相关链接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