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
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 (452个)
-
121
焚林而狩
- 成语拼音:
- fén lín ér shòu
- 成语解释:
- 同“焚林而田”。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
122
焚林而田
- 成语拼音:
- fén lín ér tián
- 成语解释:
- 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成语出处:
- 《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
123
焚林而畋
- 成语拼音:
- fén lín ér tián
- 成语解释:
- 同“焚林而田”。
- 成语出处:
- 宋·秦观《李训论》:“焚林而畋,明年无兽;竭泽而鱼,明年无鱼。”
-
124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 成语拼音:
- fén lín ér tián,jié zé ér yú
- 成语解释:
- 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 成语出处:
- 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
125
奋袂而起
- 成语拼音:
- fèn mèi ér qǐ
- 成语解释:
- 奋袂:挥袖。袖子一挥站起来。形容奋然而起。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庄王方进午膳,闻申舟见杀,投箸于席,奋袂而起。”
-
126
废然而返
- 成语拼音:
- fèi rán ér fǎn
- 成语解释:
- 废然:形容疑虑消除。原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指败兴而归。
- 成语出处:
- 庄周《庄子 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
127
废然而反
- 成语拼音:
- fèi rán ér fǎn
- 成语解释:
- 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亦作“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
128
怫然而怒
- 成语拼音:
- fèi rán ér nù
- 成语解释:
- 怫然:愤怒的样子。指突然发怒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怫然而怒。”
-
129
废书而叹
- 成语拼音:
- fèi shū ér tàn
- 成语解释: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成语出处: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
130
焚薮而田
- 成语拼音:
- fén sǒu ér tián
- 成语解释:
- 同“焚林而田”。薮,林薮。
- 成语出处:
- 《吕氏春秋·义赏》:“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
131
拂袖而归
- 成语拼音:
- fú xiù ér guī
- 成语解释:
- 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 成语出处:
- 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
132
拂袖而去
- 成语拼音:
- fú xiù ér qù
- 成语解释: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成语出处: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133
拂袖而起
- 成语拼音:
- fú xiù ér qǐ
- 成语解释: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
134
蜂拥而来
- 成语拼音:
- fēng yōng ér lái
- 成语解释:
-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 成语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
135
蜂拥而起
- 成语拼音:
- fēng yōng ér qǐ
- 成语解释:
- 像蜂飞一样成群而起。形容许多人一拥而起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赞》:“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
136
拂衣而去
- 成语拼音:
- fú yī ér qù
- 成语解释:
- 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
137
蜂拥而上
- 成语拼音:
- fēng yōng ér shàng
- 成语解释:
- 像成群的蜂拥挤着飞过来一样。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前。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
-
138
扶摇而上
- 成语拼音:
- fú yáo ér shàng
- 成语解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139
蜂拥而至
- 成语拼音:
- fēng yōng ér zhì
- 成语解释:
- 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 成语出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远,刚要回船,前面尘头滚滚,喊声渐近,又来许多草寇。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机器械,蜂拥而至。”
-
140
盖地而来
- 成语拼音:
- gài dì ér lái
- 成语解释:
- 盖:遮盖,掩盖。指人马或暴风雪及飞砂走石等铺天盖地。形容来势迅猛浩大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 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