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临戎别帝京”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相公临戎别帝京”出自唐代岑参的《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ng gōng lín róng bié dì jī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相公临戎别帝京”全诗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分类:

作者简介(岑参)

岑参头像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杜相公就是杜鸿渐。杜鸿渐当过宰相,唐朝人称宰相为“相公”,所以叫杜相公。唐代宗永泰元年(七六五)十月,蜀中军阀混战。次年,朝廷派杜鸿渐领兵平乱。大军四月至益昌(在今四川广元县境),六月入剑门,七月到成都。从益昌继续进发时,杜鸿渐写了一首《发益昌》的诗;当时岑参在他幕下办事,遵照他的意思和了这首诗,所以说是“奉和”。

  诗的开头两句是回叙到益昌之前的情形,说杜鸿渐领命平乱,带兵离开帝京长安,拿着麾(指挥军事的旗子)和节(领命出使的凭证),远行出征,平定战乱。第一联写了杜鸿渐的使命“远横行”,指远征,有不受阻碍的意思。也就是杜甫诗中说的“万里可横行”之意。“远横行”三个字把出征将士饱满的精神传达出来了。

  中间二联想象从益昌出发以后的行军情况。晴天的早上,部队攀登山势陡峭的大剑山和小剑山,骑着马穿过山间的白云,在凿石架木的剑阁道上行进;晚上大军渡过巴江(泛指巴蜀的江河),天正下着雨,古称出军遇雨为洗兵。洗兵也有洗刷兵器不用的意思,即预祝结束战争,取得胜利。

  在山间行军时,山上千万朵野花夹道欢迎主帅(“征盖”就是大臣出使时用的伞形麾盖,这里指主帅);到了平原的河边,两岸千万条的垂柳拂掠过大军的旌旗。从这两联可以看出,大军在征途上步履是艰难的,但心情却是轻快的,大有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完全是赞颂的调子。

  最后两句是希望杜鸿渐迅速平定战乱,劝他说:应当抓紧时间,计算日程,快到成都(蜀城)去要知道圣明的皇上正在等待你去秉公持正(持衡)处理战乱的大事哩。

全诗格调高昂,热情洋溢。

“相公临戎别帝京”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èng hé dù xiàng gōng fā yì chāng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xiàng gōng lín róng bié dì jīng, yōng huī chí jié yuǎn héng xíng.
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cháo dēng jiàn gé yún suí mǎ, yè dù bā jiāng yǔ xǐ bīng.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shān huā wàn duǒ yíng zhēng gài, chuān liǔ wàn tiáo fú qù jīng.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
zàn dào shǔ chéng yīng jì rì, xū zhī míng zhǔ dài chí héng.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相公临戎别帝京”平仄韵脚

拼音:xiàng gōng lín róng bié dì jīng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公临戎别帝京”的关联诗句

* “相公临戎别帝京”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相公临戎别帝京”出自岑参的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