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阁山林本无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台阁山林本无异”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参寥寄少游?或谓为释元净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ái gé shān lín běn wú yì,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台阁山林本无异”全诗

《次韵参寥寄少游?或谓为释元净作?》
岩栖木石已皤然,交旧何人慰眼前。
素与昼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圆。
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台阁山林本无异,故应文字不离禅。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参寥寄少游?或谓为释元净作?》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参寥寄少游?或谓为释元净作?》。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岩栖木石已皤然,
交旧何人慰眼前。
素与昼公心印合,
每思秦子意珠圆。

当年步月来幽谷,
拄杖穿云冒夕烟。
台阁山林本无异,
故应文字不离禅。

中文译文:
栖息在山石间的树木已经苍白无力,
与我交情深厚的人又有谁能安慰我眼前的困境。
我与昼公的心意相合,
常常想念秦子的聪慧。

那年,我步行月光来到幽谷,
拄着拐杖穿云冒烟。
台阁和山林本是没有差别的,
因此,我的文字离不开禅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谊的思念,以及对禅修与自然的追求。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栖息在岩石之间的树木已经苍白无力,这种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呼应,传达了他的孤独和困境。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与他有深厚交情的人的思念和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安慰。这种渴望友情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得到关怀的情感。

然后,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昼公(可能是一位友人)的心意相合进行了对比,并表达了对秦子(可能是一位智者)聪慧的思念。这一段描述了诗人对于真挚友情和智慧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诗人回忆起曾经步行月光来到幽谷的时光,以及拄杖穿云冒烟的情景。这部分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禅修的追求,以及通过亲身经历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诗人提到台阁和山林本没有差别,暗示着诗人将宗教的禅修境界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认为文字离不开禅修的影响。这表明诗人在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的同时,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友情、智慧和禅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追求。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中融入禅修的深刻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台阁山林本无异”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cān liáo jì shǎo yóu? huò wèi wèi shì yuán jìng zuò?
次韵参寥寄少游?或谓为释元净作?

yán qī mù shí yǐ pó rán, jiāo jiù hé rén wèi yǎn qián.
岩栖木石已皤然,交旧何人慰眼前。
sù yǔ zhòu gōng xīn yìn hé, měi sī qín zi yì zhū yuán.
素与昼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圆。
dāng nián bù yuè lái yōu gǔ, zhǔ zhàng chuān yún mào xī yān.
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tái gé shān lín běn wú yì, gù yīng wén zì bù lí chán.
台阁山林本无异,故应文字不离禅。

“台阁山林本无异”平仄韵脚

拼音:tái gé shān lín běn wú yì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台阁山林本无异”的关联诗句

* “台阁山林本无异”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台阁山林本无异”出自苏轼的 《次韵参寥寄少游?或谓为释元净作?》,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