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举手欲与言”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舟中举手欲与言”出自宋代苏轼的《江上看山》,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u zhòng jǔ shǒu yù yǔ yán,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舟中举手欲与言”全诗

《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江上看山》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上看山》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船上观赏江山的景色。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船上看山如走马,
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
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
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
孤帆南去如飞鸟。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在船上观赏江山的经历为主题,通过描绘江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感叹。诗中描述了船行快如马跑的速度,连绵的山峦在眼前迅速闪过,前面的山峰形状各异,犹如突出的牙齿一般,后面的山岭错杂而蜿蜒,犹如惊奔的奔跑者。仰望天空,能够看到一条弯曲而隐约的小径,上面有行人,但显得遥远而模糊。在船上,作者举起手欲与行人交谈,但孤独的帆船已向南方飞去,宛如一只飞鸟。

赏析:
苏轼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山美景,通过快速的船行和景物的闪过,展现了作者对壮丽自然景观的直观感受。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描写,如将山峰形状比作突出的牙齿,山岭比作奔跑的人等,使诗歌形象生动,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诗人在仰望天空时,透过微弱的线索,描绘了远方行人的存在,将人与自然相结合,增添了一丝遥远和神秘的感觉。最后,孤独的帆船南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瞬息万变的特点。通过描绘山峦、山岭和天空中的行人,诗人在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读起来流畅自然,给人以直接而深刻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舟中举手欲与言”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āng shàng kàn shān
江上看山

chuán shàng kàn shān rú zǒu mǎ, shū hū guò qù shù bǎi qún.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qián shān chá yá hū biàn tài, hòu lǐng zá tà rú jīng bēn.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yǎng kàn wēi jìng xié liáo rào, shàng yǒu xíng rén gāo piǎo miǎo.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
zhōu zhòng jǔ shǒu yù yǔ yán, gū fān nán qù rú fēi niǎo.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舟中举手欲与言”平仄韵脚

拼音:zhōu zhòng jǔ shǒu yù yǔ yán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舟中举手欲与言”的关联诗句

* “舟中举手欲与言”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舟中举手欲与言”出自苏轼的 《江上看山》,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