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涨西来失旧谼”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河涨西来失旧谼”出自宋代苏轼的《登望谼亭》,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zhǎng xī lái shī jiù hó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河涨西来失旧谼”全诗

《登望谼亭》
河涨西来失旧谼,孤城浑在水光中。
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登望谼亭》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登望谼亭》是苏轼所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河水泛滥、城市孤立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河涨西来失旧谼,
孤城浑在水光中。
忽然归壑无寻处,
千里禾麻一半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河水暴涨的景象,导致城市变得与世隔绝。河水的泛滥使得原本繁华的城市消失在一片水光之中。在这突如其来的洪水中,原本的山谷与河流也无法辨认,仿佛消失无踪。整个景象中,大片的农田也被水淹没,只留下一半的禾麻,另一半则空空荡荡。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洪水席卷而来的景象,通过形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触动和对人类社会脆弱性的思考。诗中的"河涨西来失旧谼"一句,以洪水泛滥破坏了城市的景象,表达了苏轼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孤城浑在水光中"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整个城市被水所包围,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热闹,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助。

而"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一句,则通过描绘山谷与河流的消失和农田被水淹没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人类生活的隐喻和思考。山谷与河流的消失,暗示了人类生活的基石和根基已经被自然力量所改变,而农田被水淹没的景象,则表达了人类社会的丰盛与匮乏并存的现实。整首诗通过对洪水的描写,以及洪水带来的社会变迁,展示了作者对人类社会的思考与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诗人才华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河涨西来失旧谼”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ēng wàng hóng tíng
登望谼亭

hé zhǎng xī lái shī jiù hóng, gū chéng hún zài shuǐ guāng zhōng.
河涨西来失旧谼,孤城浑在水光中。
hū rán guī hè wú xún chù, qiān lǐ hé má yī bàn kōng.
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

“河涨西来失旧谼”平仄韵脚

拼音:hé zhǎng xī lái shī jiù hóng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河涨西来失旧谼”的关联诗句

* “河涨西来失旧谼”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河涨西来失旧谼”出自苏轼的 《登望谼亭》,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