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聊自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台聊自宁”出自宋代苏轼的《观台》,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tái liáo zì n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一台聊自宁”全诗

《观台》
三界无所住,一台聊自宁
尘劳付白骨,寂照起黄庭。
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
须防童子戏,投瓦犯清泠。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观台》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观台》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静、宁静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界无所住,一台聊自宁。
尘劳付白骨,寂照起黄庭。
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
须防童子戏,投瓦犯清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观景台的景象。诗人苏轼通过对景台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繁华世界的超越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赏析:
在这首诗词中,苏轼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观景台的景象与人生境遇相联系,表达了他对人世间繁嚣喧哗的厌倦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首句"三界无所住,一台聊自宁"表达了苏轼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三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意味着无论是欲望、世俗的纷扰还是超脱世俗的修行,都不能带来真正的宁静。而"一台"则指的是观景台,它成为诗人内心的归宿,给人以宁静和慰藉。

接下来的两句"尘劳付白骨,寂照起黄庭"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尘劳"代表繁忙的世俗生活,"白骨"则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不可逃避的死亡。而"寂照起黄庭"则意味着在这片寂静之中,内心得以照亮,迎来心灵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通过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气氛。"残磬"是指破损的钟磬,"孤灯"则象征着孤寂。风中飘荡的残磬与雪后青色的孤灯,形成了一幅寂静而凄美的画面,进一步强调了人世间的虚妄和无常。

最后两句"须防童子戏,投瓦犯清泠"是苏轼对内心宁静的呼唤。"童子戏"象征着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而"投瓦犯清泠"则意味着外在的干扰会破坏内心的宁静。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外界的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

总体而言,苏轼的《观台》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景台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呼唤人们超越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意境的描写,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展现了苏轼对人生和境界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一台聊自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ān tái
观台

sān jiè wú suǒ zhù, yī tái liáo zì níng.
三界无所住,一台聊自宁。
chén láo fù bái gǔ, jì zhào qǐ huáng tíng.
尘劳付白骨,寂照起黄庭。
cán qìng fēng zhōng niǎo, gū dēng xuě hòu qīng.
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
xū fáng tóng zǐ xì, tóu wǎ fàn qīng líng.
须防童子戏,投瓦犯清泠。

“一台聊自宁”平仄韵脚

拼音:yī tái liáo zì ní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平韵) 下平九青  (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一台聊自宁”的关联诗句

* “一台聊自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一台聊自宁”出自苏轼的 《观台》,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