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可副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何道可副急”出自宋代曾几的《咏旱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dào kě fù jí,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何道可副急”全诗

《咏旱三首》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
田亩在膏肓,何道可副急
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
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

分类:

作者简介(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咏旱三首》曾几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咏旱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
田亩在膏肓,何道可副急。
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
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旱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干旱的忧虑和对雨水的期望。诗中通过形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农田干旱的忧虑和对风调雨顺的盼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感情。首句"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描绘了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的景象。接着,作者表达了对干旱困境的担忧,"田亩在膏肓,何道可副急"意味着农田干旱,急需降雨,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接下来的两句"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描绘了一种令人焦虑的情景,暗示即使有云和雷,也不能转化为实际的降雨,即使开始下雨,也不能湿润干旱的土地。最后一句"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表达了作者对中秋节即将到来,但担心降雨可能来不及解决旱情的担忧。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旱情的忧虑和对雨水的渴望。通过描绘干旱的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诗词传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风调雨顺的期待,展现了宋代农民普遍面临的困境,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何道可副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ǒng hàn sān shǒu
咏旱三首

jiāo yáng fāng shī xíng, qiū jié yǐ shù lì.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
tián mǔ zài gāo huāng, hé dào kě fù jí.
田亩在膏肓,何道可副急。
yún léi bù chéng yǔ, chéng yǔ chū bù shī.
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
duō duō bī zhōng qiū, wèi lín kǒng wú jí.
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

“何道可副急”平仄韵脚

拼音:hé dào kě fù jí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四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何道可副急”的关联诗句

* “何道可副急”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何道可副急”出自曾几的 《咏旱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