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须湓口琵琶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应须湓口琵琶声”出自宋代苏辙的《再和十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g xū pén kǒu pí pá sh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应须湓口琵琶声”全诗

《再和十首》
张公诗社见公名。
白首山城叹不平。
坐客要闻新乐府,应须湓口琵琶声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再和十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再和十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张公诗社见公名。
白首山城叹不平。
坐客要闻新乐府,
应须湓口琵琶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再次和张公诗社合作创作的情景。苏辙白发苍苍地呆在山城里,对于自己的境遇感到不平。然而,他坐在听众中,期待能够倾听到新的乐府之作,特别是湓口琵琶的悠扬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朴素的语言展现了苏辙内心的情感和对文学的热爱。苏辙自称为"公",表明他在文学界的声名已经广为人知。然而,他在山城中白发苍苍,暗示了他的岁月已经不再年轻,对于自己的成就感到遗憾和不平。尽管如此,他仍然怀抱着对新作品的期待,坐在听众中等待着新的乐府之作。其中特别提到了湓口琵琶的声音,这是指一种琵琶演奏的技法,苏辙希望能够听到琵琶悠扬的旋律,以满足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整首诗词表达了苏辙作为诗人和文学爱好者的坚持和追求。尽管他已经年老,但他仍然对文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听到新的作品,欣赏美妙的琵琶声音。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在宋代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应须湓口琵琶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ài hé shí shǒu
再和十首

zhāng gōng shī shè jiàn gōng míng.
张公诗社见公名。
bái shǒu shān chéng tàn bù píng.
白首山城叹不平。
zuò kè yào wén xīn yuè fǔ, yīng xū pén kǒu pí pá shēng.
坐客要闻新乐府,应须湓口琵琶声。

“应须湓口琵琶声”平仄韵脚

拼音:yīng xū pén kǒu pí pá shē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应须湓口琵琶声”的关联诗句

* “应须湓口琵琶声”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应须湓口琵琶声”出自苏辙的 《再和十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