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年非”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四十九年非”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寄山僧(时年五十)》,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ì shí jiǔ nián fēi,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四十九年非”全诗

《寄山僧(时年五十)》
眼看过半百,早晚扫岩扉。
白首谁能住,青山自不归。
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
会拟抽身去,当风斗擞衣。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寄山僧(时年五十)》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寄山僧(时年五十)》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眼看过半百,早晚扫岩扉。
白首谁能住,青山自不归。
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
会拟抽身去,当风斗擞衣。

中文译文:
我已经过了五十岁,每天早晚扫地门。
白发谁能留得住,青山不属于我归。
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四十九年来不易。
我想离开这里,像狂风般挥动我的衣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白居易寄给山中的僧人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事已高的感慨和对青山生活的眷恋之情。

诗的第一句“眼看过半百,早晚扫岩扉”,描绘了作者已经年过半百的景象,每天忙碌地扫地门。这里的“扫岩扉”象征着平凡的生活和清修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白首谁能住,青山自不归”,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白发的无奈和对青山离别的痛惜。白首意味着年老,作者感叹岁月的无情,无法阻止自己变老。而“青山自不归”则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眷恋,但时间的流逝使得他无法再回到过去。

诗的后两句“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会拟抽身去,当风斗擞衣”,表达了作者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挣扎,度过了四十九年的艰辛岁月。这里的“百千万劫障”指的是种种困难和阻碍,而“四十九年非”则强调了这段时间的不易。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离开现状,像狂风一样挥动衣袖,寻找新的出路和归宿。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自身年龄变化和对山中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它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以及对自由和追求新境界的渴望。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四十九年非”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shān sēng shí nián wǔ shí
寄山僧(时年五十)

yǎn kàn guò bàn bǎi, zǎo wǎn sǎo yán fēi.
眼看过半百,早晚扫岩扉。
bái shǒu shuí néng zhù, qīng shān zì bù guī.
白首谁能住,青山自不归。
bǎi qiān wàn jié zhàng, sì shí jiǔ nián fēi.
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
huì nǐ chōu shēn qù, dāng fēng dǒu sǒu yī.
会拟抽身去,当风斗擞衣。

“四十九年非”平仄韵脚

拼音:sì shí jiǔ nián fēi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四十九年非”的关联诗句

* “四十九年非”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四十九年非”出自白居易的 《寄山僧(时年五十)》,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