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梅乍暖残妆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岭梅乍暖残妆恨”出自唐代罗隐的《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ǐng méi zhà nuǎn cán zhuāng hè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岭梅乍暖残妆恨”全诗

《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
吴塞当时指此山,吴都亡后绿孱颜。
岭梅乍暖残妆恨,沙鸟初晴小队闲。
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
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

分类:

作者简介(罗隐)

罗隐头像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此诗为唐代罗隐所作,描写了当前时局下江城武昌的景色和人物情感。

诗意:诗人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吴都的思念和对逝去辉煌的忧伤。同时,通过描绘山川、花草、鸟兽等,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机勃勃。

诗人将目光投向西塞山,曾经是吴国的象征,现在已经变得破败不堪,隐喻了吴国的覆灭。山中的梅花初开,但暖意已经残留,暗示着失去的帝国残留下的遗憾与忧伤。引用了沙鸟初晴小队闲,形容春天的景色,周围的环境如此美好,然而却没有人在此,让人感到孤寂空虚。波阔鱼龙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则描绘了山中的山石和鸟兽,给予了诗歌更加生动的画面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渔翁等日常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将自己比喻为持着寒蓑笠的行人,希望能够与渔翁一样自在地穿梭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中文译文:吴国塞山,如今已成废墟。山中的梅花初开,但暖意已残留于残妆,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春天的景色虽然美好,但周围空无一人,显得孤寂。波浪翻滚,鱼龙混杂,山壁上的猿狖无视危险,顽皮调皮地玩耍。我愿化身为持着寒蓑笠的行人,与渔翁一起往来于山水之间。

赏析: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和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和渔翁对比,表达出对于原本平凡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珍视。此诗以写景的形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留白,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又哀伤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和风云变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岭梅乍暖残妆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ī sài shān zài wǔ chāng jiè, sūn wú yǐ zhī wèi xī sāi
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

wú sāi dāng shí zhǐ cǐ shān, wú dōu wáng hòu lǜ càn yán.
吴塞当时指此山,吴都亡后绿孱颜。
lǐng méi zhà nuǎn cán zhuāng hèn,
岭梅乍暖残妆恨,
shā niǎo chū qíng xiǎo duì xián.
沙鸟初晴小队闲。
bō kuò yú lóng yīng hùn zá, bì wēi yuán yòu nài jiān wán.
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
huì jiāng yī fù hán suō lì, lái yǔ yú wēng zuò wǎng huán.
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

“岭梅乍暖残妆恨”平仄韵脚

拼音:lǐng méi zhà nuǎn cán zhuāng hèn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四愿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岭梅乍暖残妆恨”的关联诗句

* “岭梅乍暖残妆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岭梅乍暖残妆恨”出自罗隐的 《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