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闻横槊燕然”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早闻横槊燕然”出自宋代秦观的《玉烛新》,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zǎo wén héng shuò yàn r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早闻横槊燕然”全诗

《玉烛新》
泰阶开景运。
见金锁绿沈,辕门春静。
几年淮海,烟波境、贮此风流标韵。
连天笳鼓,又催把、经纶管领。
文武事,细柳长杨,从头属齐整。
早闻横槊燕然,画图里,争传麒麟旧影。
临岐笑问。
谁得似、占了山林钟鼎。
古来难并。
才信是、人间英俊。
试看取、紫绶金章,朱颜绿鬓。

分类: 玉烛新

作者简介(秦观)

秦观头像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玉烛新》秦观 翻译、赏析和诗意

《玉烛新》是宋代秦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玉烛新,泰阶开景运。
新的玉烛点燃,吉庆的气氛充盈在朝廷。
见金锁绿沈,辕门春静。
门上的金锁发出绿光,春天的宫门静谧无声。
几年淮海,烟波境、贮此风流标韵。
多年在淮海地区,河流的水波中沉淀着这片风流的标志和韵律。
连天笳鼓,又催把、经纶管领。
天空中传来笳鼓声,催促着将军们手持兵器,执掌军政。
文武事,细柳长杨,从头属齐整。
文官武将们,细长的柳树和高大的杨树一样,整齐地排列着。
早闻横槊燕然,画图里,争传麒麟旧影。
早已听说横槊燕然的英勇事迹,历史画卷中,流传着麒麟的古老形象。
临岐笑问。谁得似、占了山林钟鼎。
在告别之际,笑着问道:谁能像我一样,占据着山林的声望和地位。
古来难并。才信是、人间英俊。
古往今来,很难有并驾齐驱的人。只有这样的才子才能被认为是人间的俊杰。
试看取、紫绶金章,朱颜绿鬓。
请看取得紫色绶带和金章的人,他面容红润,发鬓苍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世的景象,以及具有英勇才学的人物形象。诗中通过描写玉烛、金锁、烟波、笳鼓等意象,展现了朝代的繁荣和喜庆氛围。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淮海地区的历史和风情,以及英勇的将领和才子的形象。通过表达对英俊才子的赞美,诗人反映了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敬佩之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来表达对时代的赞美和对英俊才子的钦佩。其艺术特点在于描绘了具体的景物和形象,同时融入了时代背景和意象的烘托,使整首诗更具生动性和韵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早闻横槊燕然”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ù zhú xīn
玉烛新

tài jiē kāi jǐng yùn.
泰阶开景运。
jiàn jīn suǒ lǜ shěn, yuán mén chūn jìng.
见金锁绿沈,辕门春静。
jǐ nián huái hǎi, yān bō jìng zhù cǐ fēng liú biāo yùn.
几年淮海,烟波境、贮此风流标韵。
lián tiān jiā gǔ, yòu cuī bǎ jīng lún guǎn lǐng.
连天笳鼓,又催把、经纶管领。
wén wǔ shì, xì liǔ zhǎng yáng, cóng tóu shǔ qí zhěng.
文武事,细柳长杨,从头属齐整。
zǎo wén héng shuò yàn rán, huà tú lǐ, zhēng chuán qí lín jiù yǐng.
早闻横槊燕然,画图里,争传麒麟旧影。
lín qí xiào wèn.
临岐笑问。
shuí dé shì zhàn le shān lín zhōng dǐng.
谁得似、占了山林钟鼎。
gǔ lái nán bìng.
古来难并。
cái xìn shì rén jiān yīng jùn.
才信是、人间英俊。
shì kàn qǔ zǐ shòu jīn zhāng, zhū yán lǜ bìn.
试看取、紫绶金章,朱颜绿鬓。

“早闻横槊燕然”平仄韵脚

拼音:zǎo wén héng shuò yàn rá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早闻横槊燕然”的关联诗句

* “早闻横槊燕然”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早闻横槊燕然”出自秦观的 《玉烛新》,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