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溪人的诗词(853首)

501 《阳羡春歌》 唐·李郢

石亭梅花落如积,玉藓斓班竹姑赤。
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鱼作寒食。
长桥新晴好天气,两市儿郎棹船戏。

502 《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唐·罗邺

叶落才悲草又生,看看少壮是衰形。
关中秋雨书难到,江上春寒酒易醒。
多少系心身未达,寻思举目泪堪零。

503 《朝中措》 宋·李祁

照江梅词,寄任蕴明。
蕴明尝许缘檄载侍儿见过,又于汉籍伎有目成者因以为戏
郎官湖上探春回。
初见照江梅。
过尽竹溪流水,无人知道花开。
佳人何处,江南梦远,殊未归来。
唤取小丛教看,隔江烟雨楼台。

504 《好事近》 宋·仲并

今古满胸中,韬略一时人杰。
高卧溪山好处,迟十年斋钺。
朱EC43休傍武陵溪,梅花记曾别。
早晚殿前归侍,总周庐千列。
右刘鼎州

505 《南乡子》 宋·赵彦端

浓绿暗芳洲。
春事都随芍药休。
风雨只贪梅子熟,飕飕。
却送行人一夜秋。
新月幸如钩。
三五还催玉鉴浮。
一段离愁溪样远,悠悠。
只是溪流浅似愁。

506 《南歌子(杨光辅又寄示寻春)》 宋·程垓

淡霭笼青琐,轻寒薄翠绡。
有人憔翠带宽腰。
又见东风、不忍见柔条。
闷酒尊难寻,亲香篆易销。
夜来溪雪已平桥。
溪上梅魂凭仗、一相招。

507 《南歌子(杨光辅又寄示寻春)》 宋·程垓

淡霭笼青琐,轻寒薄翠绡。
有人憔翠带宽腰。
又见东风、不忍见柔条。
闷酒尊难寻,亲香篆易销。
夜来溪雪已平桥。
溪上梅魂凭仗、一相招。

508 《蝶恋花》 宋·石孝友

寒卸园林春已透。
红著溪梅,绿染前堤柳。
见个人人今感旧。
引杯相属蒲塘酒。
金缕歌中眉黛皱。
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
明日马啼浮野秀。
柳颦梅惨空回首。

509 《谒金门(醉花春)》 宋·韩淲

人已醉。
溪北溪南春意。
击鼓吹箫花落未。
杏梅桃共李。
水底鱼龙惊起。
推枕月明千里。
伊吕衰翁徒尔耳。
我怀犹未是。

510 《贺新郎(钱郭府判趋朝)》 宋·徐鹿卿

解组轻千里。
趁朝来、风高气爽,波平如砥。
试问余恩深几许,江阔秋清无底。
看两径、棠阴舞翠。

511 《沁园春(和答吕柳希)》 宋·冯取洽

问讯柳溪,溪上柳容,胡为带埃。
叹阳春陡变,孰为披拂,赏音难遇,谁与徘徊。
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径垂条岂偶哉。
休摇荡,且深根宁极,免俗人猜。

512 《沁园春(和答吕柳希)》 宋·冯取洽

问讯柳溪,溪上柳容,胡为带埃。
叹阳春陡变,孰为披拂,赏音难遇,谁与徘徊。
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径垂条岂偶哉。
休摇荡,且深根宁极,免俗人猜。

513 《沁园春(送陈起莘归长乐)》 宋·陈人杰

过了梅花,纵有春风,不如早还。
正燕泥日暖,草绵别路,莺朝烟淡,柳拂征鞍。
黎岭天高,建溪雷吼,归好不知行路难。
龟山下,渐青梅初熟,卢橘犹酸。

514 《暗香(寿停云翁七十·其年,云山风有亭火后重建)》 宋·彭子翔

停云望极。
问秀溪何似,英溪风月。
劫火灰飞,又见雕檐照寒碧。
何事归来归去,似熙载、江南江北。

515 《赴官晋陵别端禅师》 宋·陆蒙老

枕上浮生过半百,短发毵毵霜样白。
西溪溪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
船头渐这古松门,云是吴均读书宅。
烟云半岭见层楼,峥嵘鳌顶蓬宫窄。

516 《为杜庠题山水横幅》 明·顾清

屋头众山森戟戟,屋下寒溪深见石。
溪流循山若萦带,别馆离亭纷向背。
茅堂近水景绝幽,绕檐万竹风飕飕。
主人自得濠上意,终日俯槛临寒流。

517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 宋·苏轼

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
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
金鱼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
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

518 《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 宋·杨万里

淮南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烛荆溪清。
平生庞公不入城,令我折却屐齿迎。
交游云散别如雨,同舍诸郎半为土。
二老还将两鬓霜,三更重对孤灯语。

519 《?马索》 宋·无名氏

晓窗明,庭外寒梅向残月。
吴溪庾岭,一枝偷把阳和泄。
冰姿素艳,自然天赋,品格真殊常别。
奈北人、不识南枝,唤作腊前杏先发。

520 《送杨明叔通判越州》 宋·梅尧臣

知子心中光皪皪,不作秋蟫缘简策。
八月乘风入会稽,镜湖细浪鱼吹白。
新除戚里外诸侯,况喜上宾开右席。
明月楼中吸玉笙,青山影里森朱戟。

* 关于梅溪人的诗词 描写梅溪人的诗词 带有梅溪人的诗词 包含梅溪人的古诗词(853首)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