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雀渊鱼的意思 丛雀渊鱼的读音和出处

  • cóng
  • què
  • yuān
成语名称:
丛雀渊鱼
成语拼音:
[cóng què yuān yú]
成语解释: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成语例句:
能办交涉之人日益少,忍辱含垢,民气日靡,丛雀渊鱼,民心渐去。★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为政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叢雀淵魚
英文翻译:
Brood fish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丛雀渊鱼”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孟子的成语 描写动物的成语 鱼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等于 老百姓 赶到 敌人 方面 为渊驱鱼者 民者
更多含义:
“丛雀渊鱼”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侧重点和语境上,“丛雀渊鱼”出自《荀子》,比喻人或物因环境不同而各得其所,强调自然选择与适应性,例如丛中鸟与水中鱼各居其位,而“物以类聚”侧重同类相聚的必然性,强调群体趋同性,“各得其所”则泛指人或事物得到合适安排,不强调环境差异,“龙归大海”突出摆脱束缚后的自由状态,与“丛雀渊鱼”的顺应环境形成对比,“因地制宜”强调根据环境调整策略,属于方法论,而“丛雀渊鱼”更偏向现象描述,此外,“适者生存”与“丛雀渊鱼”都涉及环境适应性,但前者带有竞争淘汰的进化论色彩,后者则呈现和谐共存的自然状态。

“丛雀渊鱼”的单字解释

】:1.聚集:丛生。丛集。2.生长在一起的草木:草丛。树丛。3.泛指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东西:人丛。论丛。刀丛剑树。4.用于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一丛杂草。5.姓。
】:[què]鸟类的一科。体形较小,喙圆锥状。有的善鸣叫。泛指小鸟。也特指麻雀。[qiǎo]义同“雀(què)”。用于“家雀儿”“雀盲眼(夜盲)”。[qiāo]〔雀子〕雀(què)斑。
】:1.深水;潭:深渊。鱼跃于渊。天渊之别。2.深:渊泉。渊博。3.姓。
】: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丛雀渊鱼”的近义词

“丛雀渊鱼”的相关成语

“丛雀渊鱼”的关联成语

* 丛雀渊鱼的意思 丛雀渊鱼的成语解释 丛雀渊鱼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