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移性的意思 习俗移性的读音和出处

  • xìng
成语名称:
习俗移性
成语拼音:
[xí sú yí xìng]
成语解释:
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成语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晏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宾语、分句;指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習俗移性
英文翻译:
Change of Custom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习俗移性”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风的成语 春秋成语 X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风俗习惯 可以 改变 习性
更多含义:
“习俗移性”出自《晏子春秋》,指长期的风俗习惯会逐渐改变人的性情,强调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改造作用,多含中性或略带贬义,如“习俗移性,安久移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太子少傅箴》,强调外部环境对人品德的直接影响,侧重人际交往的即时作用,属中性表达,“潜移默化”出自《颜氏家训》,描述无形中逐渐产生变化的过程,可用于正面或负面场景,适用范围更广,如文化熏陶或思想渗透,“耳濡目染”出自《河东先生集》,侧重因长期接触而自然受到影响,强调频率与结果的关系,如“耳目濡染,不学以能”,“习以为常”出自《左传》,指对常见现象形成习惯后视为自然,不强调改变过程,仅突出适应后的心理状态,相比之下,“习俗移性”更突出地域性风俗对人的长期塑造,“近朱者赤”侧重人际环境的短期作用,“潜移默化”强调抽象影响的累积效应,“耳濡目染”突出感官接触的持续性,“习以为常”则弱化改变过程,强调心理适应的结果。

“习俗移性”的单字解释

】:1.学习;复习;练习:自习。实习。习艺。修文习武。2.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习见。习闻。习以为常。3.习惯:积习。恶习。相沿成习。4.姓。
】: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1.移动:转移。迁移。把菊花移到花盆里去。2.改变;变动:移风易俗。贫贱不能移。3.姓。
】:1.性格:个性。天性。耐性。2.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性。弹性。药性。碱性。油性。3.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性。纪律性。创造性。适应性。优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为。性生活。性的知识。5.性别: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语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别有时有关,有时无关。如俄语名词有阳、阴、中三性。

“习俗移性”的近义词

“习俗移性”的相关成语

“习俗移性”的关联成语

* 习俗移性的意思 习俗移性的成语解释 习俗移性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