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决疑的意思 以疑决疑的读音和出处

  • jué
成语名称:
以疑决疑
成语拼音:
[yǐ yí jué yí]
成语解释:
用疑惑的认识来判断捉摸不定的事物。
成语出处:
《荀子·解蔽》:“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愚昧的人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以疑决疑
英文翻译:
To be suspiciou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以疑决疑”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疑惑 判断 捉摸不定 事物
更多含义:
“以疑决疑”指用疑惑的态度解决疑问,导致问题更复杂,强调方法错误,出自《荀子·解蔽》,如因不信任他人而反复追问,反而引发更多矛盾,与之相比,“疑心生暗鬼”侧重多疑心理催生虚幻恐惧,如因猜忌将正常现象视为异常,“杯弓蛇影”强调因误解而盲目惊慌,如因错觉将倒影误认为危险,“犹豫不决”指因顾虑过多而无法决断,如面对选择时反复权衡却难下结论,“举棋不定”则比喻做事缺乏果断,如处理事务时反复迟疑,这些词语均涉及疑惑,但“以疑决疑”独特之处在于强调以错误方式处理疑问,使问题恶化,而非单纯描述心理状态或行为结果。

“以疑决疑”的单字解释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比拟。
】:1.水冲破堤岸;开口子:决口。2.确定;拿定主意:表决。犹豫不决。3.确定最后胜负:决赛。决出前三名。4.副词。一定:决不后退。5.处(chǔ)死:枪决。处决。
】:[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比拟。

“以疑决疑”的相关成语

“以疑决疑”的关联成语

* 以疑决疑的意思 以疑决疑的成语解释 以疑决疑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