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相待的意思 以礼相待的读音和出处

  • xiāng
  • dài
成语名称:
以礼相待
成语拼音:
[yǐ lǐ xiāng dài]
成语解释:
礼:仪礼;应有的礼节;待:对待;接待。用应有的礼节来对待别人。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宋江以礼相待,用好言抚慰。”
成语例句:
他对周围的同事从来都是以礼相待,绝无轻漫之举。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繁体字形:
以禮相待
英文翻译:
with due respec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以礼相待”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水浒的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应有 礼节 对待 接待
更多含义:
“以礼相待”强调以礼貌的态度对待他人,适用范围较广,既可用于初次交往,也可用于长期关系。而“彬彬有礼”侧重形容人举止文雅,体现个人修养,多用于描述气质或行为。与之相比,“礼尚往来”强调礼节上的互动与回馈,隐含利益交换或平等对待的意味,常用于社交或利益关系。此外,“温文尔雅”专指性格温和、谈吐得体,侧重内在修养的外显,与“以礼相待”的行为主动性不同。“客客气气”则带有距离感,有时暗含疏远或敷衍的态度,而“以礼相待”更显真诚与尊重。其他如“谦恭下士”特指地位高者礼遇地位低者,应用场景较狭窄,“相敬如宾”则专指夫妻间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与“以礼相待”的普适性形成对比。

“以礼相待”的单字解释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礼。丧礼。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节。敬个礼。3.礼物:送礼。献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4.以礼相待:礼贤下士。5.姓。
】:[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dài]1.对待:优待。以礼相待。待人和气。2.招待:待客。3.等待:待业。严阵以待。有待改进。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说不说。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dāi]停留:待一会儿再走。也作呆。

“以礼相待”的反义词

“以礼相待”的近义词

“以礼相待”的相关成语

“以礼相待”的关联成语

“以礼相待”造句

小青对每位客人都以礼相待,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无论对老师还是同学,都要以礼相待。以己律人。

他对周围的同事从来都是以礼相待,绝无轻漫之举。

对前来我国旅游的外国客人,我们要热情友好、以礼相待

他对周围的同事从来都是以礼相待,绝无轻慢之举。

今日姐姐大婚,在此良辰吉日,亲朋好友都以礼相待,欢聚一堂。

我强压着火以礼相待那粗野的女人.

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特点,就是以礼相待.

网上礼节要求人们以礼相待

他对爸妈总是以礼相待

* 以礼相待的意思 以礼相待的成语解释 以礼相待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