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于胡底的意思 伊于胡底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伊于胡底
成语拼音:
[yī yú hú dǐ]
成语解释: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成语例句:
清·吴趼人《痛史》:“将来为祸天下后世,正不知伊于胡底呢?”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指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伊于胡底
英文翻译:
where will it all en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伊于胡底”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诗经的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感慨的成语
成语关注:
句首 助词 尽头 地步 为止 不好 现象 表示 感叹

“伊于胡底”的单字解释

】:1.用于词语的前面,加强语气或感情色彩:伊始。伊于胡底。伊谁之力?2.姓。3.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中用“伊”专指女性,后来改用“她”。
】: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dǐ]1.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2.末了:年底。月底。到底。3.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4.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5.何,什么:底事伤感。6.古同“”,达到。[de]同“”。

“伊于胡底”的近义词

“伊于胡底”的相关成语

“伊于胡底”的关联成语

“伊于胡底”造句

这场纠纷幸而和平了结了,否则,发展下去真不知道伊于胡底了。

祸起萧墙,伊于胡底!五湖倦客,秋思鲈鱼。

其中有不少人胃口大,食欲强,贪婪之心不知伊于胡底,那么,为了饭碗的牢靠和肥实,必定要除掉对他那饭碗构成威胁的因素。

他回头看了看,暗河黑黝黝的也不知伊于胡底,明月奴去了哪里,只怕神仙也找不到了。

厅长窃念民气日见嚣张,学界倡议于前,商工附和于后,人类庞杂,党派纷歧,长此扰攘,伊于胡底

乃南归末逾一月,危机又遍国中,位此敌焰犹张,国仇未雪,如复自为鹬蚌,势必利落渔人,民族惨祸,伊于胡底,华侨无党派立场,无利害私见,睹兹异象,弥切记忧。

* 伊于胡底的意思 伊于胡底的成语解释 伊于胡底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