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纷纭的意思 众口纷纭的读音和出处

  • zhòng
  • kǒu
  • fēn
  • yún
成语名称:
众口纷纭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fēn yún]
成语解释: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成语例句:
巴金《秋》:“众口纷纭地议论着,哭叫和抱怨混在一起。”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状语;指人多嘴杂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衆口紛紜
英文翻译:
everybody talking at onc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众口纷纭”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形容人多的成语 表述的成语 人多的成语
成语关注:
纷纭 人多嘴杂 议论纷纷
更多含义:
“众口纷纭”指众人说法不一,各有各的意见,强调观点多样且缺乏统一性,多用于描述群体意见的复杂状态,如“会上众口纷纭,难以定案”,“各执一词”侧重个体坚持己见,互不相让,如“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莫衷一是”强调无法得出结论,如“专家讨论后仍莫衷一是”,“七嘴八舌”突出人多嘴杂的喧闹场景,如“孩子们七嘴八舌说个不停”,“议论纷纷”侧重讨论的热烈或争议,如“消息一出,众人议论纷纷”,“人言可畏”则强调舆论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流言四起,人言可畏”。相比之下,“众口纷纭”更突出观点的多元与分歧,而非争执、喧闹或压力,常隐含因意见过多导致决策困难的状态。

“众口纷纭”的单字解释

】:1.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寡不敌众。众志成城。2.许多人:听众。观众。群众。众所周知。3.姓。
】: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1.多;杂乱:纷乱。纷飞。2.纠纷:排难解纷。
】:见〔纷纭〕

“众口纷纭”的反义词

“众口纷纭”的近义词

“众口纷纭”的相关成语

“众口纷纭”的关联成语

“众口纷纭”造句

关于这篇论文的思想内容,大家看法不一,众口纷纭

事实是,大家对已发生或未发生的事往往众口纷纭

羡慕有之、嫉妒有之,蔑视有之,众口纷纭,声音极低,怒放虽听不全,但能猜出七八分,心里微怒,但惦记二女,暂时没有细想。

众口纷纭,都是在感慨着,云小刀、朱荣和徐伟龙是沈翔的好朋友,但此时也被吓得说不出话来,原本他们都认为自己和沈翔的距离在缩短,但现在却觉得自己拍马都赶不上。

虽然众口纷纭,谁也说不清麻哈麻到底因何被杀。

众口纷纭,但无一不是在劝说苏灿退走之事,他们都是深明大义之人,又岂能为了自己而连累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悟者。

场中无人能答,却不乏众口纷纭,一片杂乱。

隔空取物、包治百病、祛灾开光乃至兴风作浪,气功在众口纷纭中逐渐成了一朵奇葩——长得出奇的怪葩。

* 众口纷纭的意思 众口纷纭的成语解释 众口纷纭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