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境安民的意思 保境安民的读音和出处
- 保
- 境
- 安
- 民
- 成语名称:
- 保境安民
- 成语拼音:
- [bǎo jìng ān mín]
- 成语解释:
- 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 成语例句: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现在局势越来越紧,保境安民,耽误不得。”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宾语;指军队的职责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保境安民
- 英文翻译:
-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people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保境安民”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B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安定 人民 生活 保卫 国境 安居乐业
- 更多含义:
- “保境安民”强调维护特定区域内的稳定与民众安全,侧重地方治理责任,多用于描述地方官员或军事力量的责任,例如守卫边疆或城镇时保障民生。“安邦定国”则聚焦国家整体安定与政权稳固,涉及宏观政治策略,如治国方略或政权更迭后的秩序重建。“国泰民安”涵盖范围更广,指国家太平、百姓安居的理想状态,常用于歌颂盛世或表达政治愿景。“除暴安良”突出铲除暴力势力以保护良善,侧重正义执行,如清剿匪患或打击犯罪。“保家卫国”兼有守护家庭与国家的双重含义,强调抵御外敌的集体使命感,常见于战争动员或爱国主义语境。这些词语虽同属安定范畴,但“保境安民”更突出地域性、治理性的防御与民生保障,与其他词汇的侧重点形成区别。
“保境安民”的单字解释
【保】:1.保护;保卫:保健。保家卫国。2.保持:保温。保鲜。3.保证;担保(做到):保质保量。保你一学就会。4.担保(不犯罪、不逃走等):保释。取保候审。5.保人;保证人:作保。交保。6.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参看〖保甲〗。7.姓。
【境】:1.疆界;边界:国境。入境。2.地方;区域:渐入佳境。如入无人之境。3.境况;境地:家境。处境。事过境迁。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保境安民”的近义词
“保境安民”的相关成语
“保境安民”的关联成语
保字的成语
境字的成语
安字的成语
民字的成语
保开头的成语
境开头的成语
安开头的成语
民开头的成语
bao的成语
jing的成语
an的成语
min的成语
bjam的成语
保境什么什么的成语
保什么安什么的成语
保什么什么民的成语
什么境安什么的成语
什么境什么民的成语
什么什么安民的成语
“保境安民”造句
本人身为鲁郡城司马,保境安民,打击宵小之徒乃是职责所在,不容乱臣贼子横行嚣张!
三人本来各自在自己的属地里,保境安民。
保境安民是卑职及保安队全体弟兄们的职责,说起来县城遭到袭击,也是我们的失职啊!
其为官政简刑清,节俭奉公,勤修武备,保境安民,故为民所称颂,为同僚所敬佩,里人遂立祠奉祀至今。
老伯说得哪里话?保境安民本来就是我们这些大头兵的职责所在。
唐得国后,唐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为其基本国策,休兵罢战,敦睦邻国,与毗邻诸国保持了较为平和的关系。
接到了孙明让自己派人去那三个村子保境安民的消息之后,王江河也就安心的睡下了。
与此相映衬的是,一直奉中原为正朔,致力保境安民与发展经济的吴越国,却走向了一条符合民心民意、维护国家统一的正确道路。
史料有记载,隋末群雄割据,歙人汪华起兵自保,占据歙、宣、杭、睦、婺、饶六州,称吴王,治理六州十余年,保境安民,政清人和,六州不见兵革。
刘敬与陈平见皇帝发怒,更加忐忑,又听出刘邦抱怨身边无可用之将才,无法保境安民,为他分忧解愁,心中说不出的羞愧惶恐,只是一个劲磕头。
* 保境安民的意思 保境安民的成语解释 保境安民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