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誉驰声的意思 假誉驰声的读音和出处

  • jiǎ
  • chí
  • shēng
成语名称:
假誉驰声
成语拼音:
[jiǎ yù chí shēng]
成语解释:
指传播虚假的名声
成语出处:
《旧唐书 薛登传》:“比来举荐,多不以才,假誉驰声,互相推奖。”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宾语;指传播虚假的名声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叚譽馳聲
英文翻译:
A false reputatio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假誉驰声”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传播 虚假 名声
更多含义:
“假誉驰声”指通过虚假手段获取名声,强调不真实的名声传播过程,常用于批评欺世盗名的行为,例如伪造事迹博取声誉,其他类似成语侧重点各有不同。“沽名钓誉”侧重刻意追求虚名,行为可能包含炒作但不一定完全造假,如刻意捐款换取社会好评,“欺世盗名”则强调系统性欺骗,盗用他人成果或捏造身份,如学术造假或冒充专家,性质更为恶劣。“名不副实”仅描述名声与实力不匹配,未必涉及主观欺骗,如能力不足的官员获得高位,“哗众取宠”突出用浮夸言行迎合大众,短期吸引关注却无实质价值,如网红制造低俗话题,“鱼目混珠”侧重以次充好的替换行为,多用于物品假冒而非名誉领域。这些词语共同揭示名声与真相的错位,但“假誉驰声”更聚焦于利用虚假信息构建声誉的欺诈本质。

“假誉驰声”的单字解释

】:[jiǎ]1.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假话。假发。假山。假证件。假仁假义。2.假定:假设。假说。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归。假公济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请假。暑假。病假。婚假。春节有三天假。
】:1.名誉:荣誉。誉满全国。2.称赞:毁誉。誉不绝口。3.姓。
】:1.(车马等,使车马等)跑得很快:奔驰。驰逐。飞驰。风驰电掣。2.传播:驰名。3.(心神)向往:神驰。驰想。
】: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假誉驰声”的相关成语

“假誉驰声”的关联成语

* 假誉驰声的意思 假誉驰声的成语解释 假誉驰声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