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节叹赏的意思 击节叹赏的读音和出处

  • jié
  • tàn
  • shǎng
成语名称:
击节叹赏
成语拼音:
[jī jié tàn shǎng]
成语解释:
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赏:赞叹赏识。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形容对人的行为、言论、诗文、技艺等十分赞赏。
成语出处: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阿房宫赋》:“击节叹赏,以谓善形容广大如此。”
成语例句:
他的钢琴演奏如此优美,听的人无不击节叹赏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动宾式;作谓语;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结构类型:
连动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撃節嘆賞
英文翻译:
show appreciation by beating time with one 's han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击节叹赏”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连动式成语 晋朝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节拍 拍子 赞叹 打着 欣赏 诗文 艺术 作品 形容 行为 言论 技艺 赞赏
更多含义:
“击节叹赏”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其侧重点和使用场景,该词特指通过打拍子的动作表达对诗文或艺术的赞赏,强调情不自禁的肢体反应与情感共鸣,如“他读到佳句时击节叹赏,连连称妙”,而“叹为观止”侧重事物本身的完美程度引发观者惊叹,如“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突出情绪激动时拍桌子的强烈反应,如“故事结局反转让他拍案叫绝”,“赞不绝口”则单纯描述口头称赞的持续性,如“宾客对菜肴赞不绝口”,相较之下,“击节叹赏”更具文人雅士的文艺气质,常与诗词、音乐等艺术形式结合,动作细节使赞赏更具画面感,其他词语或强调结果,或侧重行为,或弱化肢体表达,语境适应性更广。

“击节叹赏”的单字解释

】:1.打;敲:击鼓。旁敲侧击。2.攻打:袭击。声东击西。3.碰:撞击。肩摩毂(gǔ)击。4.接触:目击。
】:[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1.叹气:叹息。可叹。长吁短叹。2.吟哦:咏叹。一唱三叹。3.发出赞美的声音:赞叹。叹为奇迹。
】:1.赏赐;奖赏:赏罚分明。2.赏赐或奖赏的东西:领赏。3.敬辞。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赏光。赏脸。4.欣赏;观赏:鉴赏。雅俗共赏。5.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赞赏。赏识。

“击节叹赏”的近义词

“击节叹赏”的相关成语

“击节叹赏”的关联成语

“击节叹赏”造句

他的钢琴演奏如此优美,听的人无不击节叹赏

聂杰人等击节叹赏:“虽然简单,确实妙计”。

在一次雅集中,王安石拿出自己新作的《明妃曲二首》,众人传看一过,无不击节叹赏

成了清代著名的学者,名震京师,当时一批大学问家和名公卿,如纪昀、钱大昕、王鸣盛、卢文弨、王昶、朱筠等竞相与他结交,叩其学、听其言、观其书,莫不击节叹赏

湖南人曾静,与严、沈两人,往来投契,得见吕氏遗著,击节叹赏

在电脑桌前坐下,点开杨成五传送过来的视频,细心地往下看,却是越看越心惊,不禁击节叹赏:“奇人啊!”。

在布歇的画笔下,谈情说爱的浪漫情节、白皙粉嫩的女子裸体以及性情中人的放荡无忌,均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为之击节叹赏

知音难觅,“牛弹琴”一曲高山流水毕,解放军报忍不住击节叹赏

* 击节叹赏的意思 击节叹赏的成语解释 击节叹赏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