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羞忍耻的意思 包羞忍耻的读音和出处

  • bāo
  • xiū
  • rěn
  • chǐ
成语名称:
包羞忍耻
成语拼音:
[bāo xiū rěn chǐ]
成语解释: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成语出处: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成语例句: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女子能留身后名,包羞忍耻漫公卿。”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谓语、宾语;指人气量大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包羞忍恥
英文翻译:
endure humiliatio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包羞忍耻”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为人处事的成语 忍耐的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包容 容忍 忍耐 耻辱
更多含义:
“包羞忍耻”指主动承受羞耻与屈辱,强调在困境中隐忍不发的态度,常见于被动处境下的自我克制,如杜牧“包羞忍耻是男儿”体现无奈中的坚持,与其他成语存在细微差别。“忍辱负重”侧重为重大责任忍受屈辱,如越王勾践为复国而臣服吴国,具有明确目标性。“含垢忍辱”范围更广,可指长期承受各种污名与侮辱,如司马迁受宫刑后著《史记》。“卧薪尝胆”强调通过艰苦生活自我激励,包含具体行动与雪耻决心。“奇耻大辱”则单纯描述难以忍受的耻辱程度,不涉及应对方式。“逆来顺受”偏向被动接受不公待遇,缺乏“包羞忍耻”中维持尊严的意味。这些词语在承受对象、情感强度、行为动机方面形成差异,反映出汉语对“忍受耻辱”这一行为的多维度诠释。

“包羞忍耻”的单字解释

】: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书。包饺子。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2.包好了的东西:药包。邮包。打了个包。3.装东西的口袋:书包。把零碎东西装进包儿里。病包儿。坏包儿。淘气包儿。4.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干上有个大包。腿上起了个包。6.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包。7.围绕;包围:火苗包住了锅台。骑兵分两路包过去。8.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包含。包罗。无所不包。9.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包医。包教。包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10.姓。
】:1.害臊;难为情:害羞。2.使难为情:你别羞我了。3.耻辱:羞耻。4.感到耻辱:羞与为伍。5.同“”。
】:1.忍耐;忍受:忍痛。2.狠心;硬着心肠:忍心。残忍。
】:1.羞愧;羞愧的事:可耻。奇耻大辱。2.认为羞辱:不耻下问。

“包羞忍耻”的近义词

“包羞忍耻”的相关成语

“包羞忍耻”的关联成语

“包羞忍耻”造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兒。

至若国室问罪,祸难降临,我墨门弟子者,人人皆当包羞忍耻,雍容不迫,秉持平和心态,泰然安处,以不变应万变,临机决断,裕如处置,我行我素,莫问他事。

何苦要包羞忍耻受这份罪?汪、汪、汪汪、汪汪汪……

霸王!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包羞忍耻的意思 包羞忍耻的成语解释 包羞忍耻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