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甲利兵的意思 坚甲利兵的读音和出处

  • jiān
  • jiǎ
  • bīng
成语名称:
坚甲利兵
成语拼音:
[jiān jiǎ lì bīng]
成语解释:
坚甲:坚固的铠甲;兵:兵器。坚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也指装备精良的部队。
成语出处:
墨翟《墨子 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成语例句:
只要战争危险还存在,就必须有坚甲利兵,不断强化国防力量。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坚强善战的军队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甲,不能读作“jiá”。
繁体字形:
堅甲利兵
英文翻译:
armed might
成语故事:
坚甲利兵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坚甲利兵”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墨子的成语 力量的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坚固 铠甲 兵器 盔甲 锐利 装备 精良 部队
更多含义:
“坚甲利兵”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坚甲利兵”专指精良的武器装备,强调物质层面的军事优势,如铠甲坚固、兵器锋利,突出装备本身的质量,如《孟子》中“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侧重硬件实力。与之相比,“兵强马壮”侧重军队整体实力,包含士兵素质、战马状态等综合因素,如《五代史》中“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强调人力与资源的雄厚。“金戈铁马”多用于描绘战争场面或历史氛围,带有文学色彩,如辛弃疾词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侧重气势渲染而非具体装备。“厉兵秣马”强调战前准备,如训练士兵、喂饱战马,突出行动上的备战状态,如《左传》中“束载、厉兵、秣马矣”。而“严阵以待”则强调布防严密、随时迎敌的姿态,侧重战术部署而非装备本身。

“坚甲利兵”的单字解释

】:1.硬;坚固:坚冰。坚城。坚不可破。坚如磐石。2.坚固的东西或阵地:攻坚。披坚执锐。无坚不摧。3.坚定;坚决:坚信。坚守阵地。4.姓。
】: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坚甲利兵”的反义词

“坚甲利兵”的近义词

“坚甲利兵”的相关成语

“坚甲利兵”的关联成语

“坚甲利兵”造句

我们的坚甲利兵不可战胜。

在还有战争危险存在的今天,仍然必须有坚甲利兵,仍然必须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力量。

只要战争危险还存在,就必须有坚甲利兵,不断强化国防力量。

拥有了坚甲利兵,我们就胜利了一半.

甲午之役,兵破国削,朝野惟外国之坚甲利兵是羡,独康门诸贤,洞察积弱之原,为贵古贱今之政制、学风所致,以时务知新主义,号召国中。

地广人众,不足以为强;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 坚甲利兵的意思 坚甲利兵的成语解释 坚甲利兵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