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章摘句的意思 寻章摘句的读音和出处

  • xún
  • zhāng
  • zhāi
成语名称:
寻章摘句
成语拼音:
[xún zhāng zhāi jù]
成语解释:
读书时只注意摘录一些漂亮词句;不作深入研究。也指写作时摘引、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寻:寻找;章:篇章;摘:摘抄。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成语例句: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 李贺《南园》诗)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摘,不能读作“zāi”。
繁体字形:
尋章摘句
英文翻译:
select passages and choose phrases
成语故事:
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寻章摘句”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三国志的成语 读书的成语 三国成语
成语关注:
读书 注意 摘录 漂亮 词句 深入 写作 堆砌 现成 缺乏 创造性 寻找 篇章 摘抄
更多含义:
“寻章摘句”与其他类似成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具体语境和侧重点上,该成语原指读书时搜寻佳句,现多贬义,指写作时堆砌他人词句而缺乏创见,与“断章取义”相比,后者强调截取片段曲解原意,而非机械引用,与“寻行数墨”相比,后者侧重拘泥文字而不求通篇理解,批评读书方法而非创作态度,与“咬文嚼字”相比,后者注重过分推敲字句细节,可能带有卖弄学问的意味,而非强调依赖现成词句,与“拾人牙慧”相比,后者更强调重复他人观点而非直接摘录文字,与“堆砌辞藻”相比,后者指刻意使用华丽语言却内容空洞,而“寻章摘句”更突出对他人语句的依赖,这些成语都涉及文字处理,但批评角度不同,或指方法僵化,或指态度迂腐,或指内容肤浅。

“寻章摘句”的单字解释

】:1.古代长度单位,八尺叫一寻。2.姓。3.找1:寻求。寻觅。寻人。搜寻。
】:1.诗、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乐章。2.章程;条目:党章。招生简章。3.条理:杂乱无章。4.图章:印章。盖章。5.佩戴在身上的标志:徽章。领章。6.古又同“嫜(zhāng)”。
】:1.取(植物的花、果、叶或戴着、挂着的东西):摘梨。摘一朵花。摘帽子。把灯泡摘下来。2.选取:摘要。摘录。从全文中摘了一段。3.摘借:摘了几个钱救急。
】:[jù]1.句子:语句。词句。造句。2.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写了两句诗。[gōu]高句丽(Gāogōulí),古族名,古国名。也作高句骊。又人名用字,春秋时越国国王勾践也作句践。

“寻章摘句”的反义词

“寻章摘句”的近义词

“寻章摘句”的相关成语

“寻章摘句”的关联成语

“寻章摘句”造句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读书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

看得出来,村长的讲话稿是他自己写的,一点儿没有寻章摘句的痕迹。

他真是个怪人,读书时专爱寻章摘句

写作文章时要别出新裁,只是寻章摘句,东拼西凑,是无法动人心弦的。

读书如果只是寻章摘句,而不能深入体书中精意,那是无法得其神髓的。

这篇文章词意清新,文句流畅,与一般寻章摘句之作,迥然不同。

要多读好书,要寻章摘句,要静心思考,要勤记感悟。

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寻章摘句、吹毛求疵不是真正的翻译批评。

* 寻章摘句的意思 寻章摘句的成语解释 寻章摘句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