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顺时的意思 应天顺时的读音和出处

  • yìng
  • tiān
  • shùn
  • shí
成语名称:
应天顺时
成语拼音:
[yìng tiān shùn shí]
成语解释:
应:适应。应天命顺时势。用来颂扬新建立的封建朝代
成语出处:
《晋书·元帝纪》:“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成语例句: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俾万姓昭苏,庶物昌运,即应天顺时之作也。”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统治阶级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應天順時
英文翻译:
To be in good tim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应天顺时”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适应 天命 时势 用来 颂扬 封建 朝代
更多含义:
“应天顺时”强调顺应天命与时机,侧重政权合法性或重大决策的正当性,常见于历史叙事或政治语境,如《三国志》中的使用,“顺天应人”则突出天命与民意的结合,多用于政权更替或改革,如《周易》所述,“因势利导”侧重于利用现有形势灵活引导,强调策略的实用性,如《史记》中孙膑的故事,“因地制宜”关注地理与环境差异,主张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措施,如《吴越春秋》中的治理理念,“审时度势”强调分析时机与形势的重要性,适用于商业或战略决策,而“与时俱进”则突出与时代同步,常用于文化或科技领域,这些词语的核心区别在于顺应对象的不同,或天命,或民意,或形势,或环境,或时代。

“应天顺时”的单字解释

】:[yìng]1.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答应。喊他不应。应承。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3.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4.对待:应付。应变。应酬。[yīng]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应有尽有。2.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3.姓。
】: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1.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顺风。顺流而下。2.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顺大道走。水顺着山沟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把船顺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4.趁便;顺便:顺手关门。顺嘴说了出来。5.适合;如意:顺心。顺眼。不顺他的意。6.顺利:顺遂。这些年一直很顺。7.依次:顺延。8.顺从:归顺。百依百顺。9.姓。
】: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应天顺时”的相关成语

“应天顺时”的关联成语

“应天顺时”造句

尽力输诚,奖厉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谨拜章因驿上还所假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

恒阳牧站到北边,面南而站,朗声宣旨:门下,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尽力输诚,奖厉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

敢不尽力输诚,奖励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以宁社稷。

惊怖惕息,如临于谷,敢不尽力输诚,奖励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以宁社稷!谨拜表以闻。

* 应天顺时的意思 应天顺时的成语解释 应天顺时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