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未曾有的意思 得未曾有的读音和出处
- 得
- 未
- 曾
- 有
- 成语名称:
- 得未曾有
- 成语拼音:
- [dé wèi céng yǒu]
- 成语解释:
- 从来没有过。
- 成语出处:
- 唐 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阿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
- 成语例句:
- 承先生封都给我回信,于“小鬼”实在好象在盂兰节,食饱袋足,得未曾有了。(鲁迅《两地书 七》)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紧缩式;作谓语;指前所未有
- 结构类型:
- 紧缩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得未曾有
- 英文翻译:
- without precedent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得未曾有”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紧缩式成语 D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从来没有
- 更多含义:
- “得未曾有”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语义侧重点和使用语境不同。“得未曾有”出自佛经,强调“得到或经历从未有过的事物”,侧重个人体验上的新奇与珍贵感,如“得未曾有的喜悦”。“前所未有”泛指事物之前从未出现,中性描述客观事实,如“前所未有的成就”。“史无前例”强调历史上没有先例,多用于重大事件或突破。“闻所未闻”突出事物新奇到连听闻都不曾有过,常含惊讶或质疑意味。“空前绝后”兼具“空前”与“绝后”双重含义,强调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相比之下,“得未曾有”更侧重主观获得时的震撼感,带有文雅含蓄的文学色彩。
“得未曾有”的单字解释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未】:1.副词。1.不:未便。未知可否。2.没;没有:未见此人。2.地支的第八位。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得未曾有”的近义词
“得未曾有”的相关成语
“得未曾有”的关联成语
得字的成语
未字的成语
曾字的成语
有字的成语
得开头的成语
未开头的成语
曾开头的成语
有开头的成语
de的成语
wei的成语
ceng的成语
you的成语
dwcy的成语
得未什么什么的成语
得什么曾什么的成语
得什么什么有的成语
什么未曾什么的成语
什么未什么有的成语
什么什么曾有的成语
“得未曾有”造句
小说中有这般大议论,可谓得未曾有。
战至昨晨,敌军卒不支溃退,死伤之重,得未曾有。
朱明复听得入迷,得未曾有,心入奇境,仿佛自己与朱元璋以及自古以来三教圣人站在一起,然后虚影闪烁,自己与他们融合交回,最后合为一人,那“人”。
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
这样热烈的欢迎场面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在我市确实是得未曾有。
自称年三十三,凡太平天国诸将,及清军诸帅,都加贬辞,独推重曾国藩,说他知人善任,规划精严,实是得未曾有的大帅。
我可是绘画天才呀!我的画法,与众不同,开天辟地以来得未曾有也。
郭云深乃当时北方著名拳法大家,纵横江湖数十年,阅人无数,见面后,亦惊叹孙禄堂技击天赋得未曾有,当即收下。
俚用个典故,倒也人人肚皮里才有来浪,就不过如此用法,得未曾有。
* 得未曾有的意思 得未曾有的成语解释 得未曾有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