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疑虚猲的意思 恫疑虚猲的读音和出处

  • dòng
成语名称:
恫疑虚猲
成语拼音:
[dòng yí xū xì]
成语解释:
见“恫疑虚喝”。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明矣。”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虚张声势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恫疑虚虚
英文翻译:
Bluster and hypocris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恫疑虚猲”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史记的成语 战国成语 D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恫疑虚喝
更多含义:
“恫疑虚猲”指用虚张声势的手段威胁恐吓,侧重制造心理威慑,使对方因疑虑恐惧而屈服,例如通过散布谣言或夸大威胁达到目的,与“虚张声势”相比,后者更强调夸大实力或声势本身,不特指威胁意图,“恫疑虚猲”则隐含心理博弈的针对性,类似成语“色厉内荏”强调外强中干,与“恫疑虚猲”的主动威慑不同,“狐假虎威”侧重借助他人威势,而非自我制造威胁假象,而“恫吓威胁”则更直接,不强调“虚”的伪装性,因此,“恫疑虚猲”独特之处在于结合虚假表象与心理压迫,常用于描述策略性威慑行为。

“恫疑虚猲”的单字解释

】:[dòng]恐惧;吓唬:恫恐。恫吓。[tōng]哀痛;痛苦。
】:[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比拟。
】:1.空;空虚:弹不虚发。乘虚而入。2.不符合真实情况:弄虚作假。3.不自满:谦虚。4.害怕;勇气不足:心虚。胆虚。5.副词。白白地:虚度。6.虚弱:气虚。体虚。7.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虚。8.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hè]古同“”,恐吓,吓唬。[xiē]〔猲獢(xiāo)〕一种短嘴的猎狗。[gé]〔猲狚〕巨大的狼。[hài]狗的气味。

“恫疑虚猲”的近义词

“恫疑虚猲”的相关成语

“恫疑虚猲”的关联成语

* 恫疑虚猲的意思 恫疑虚猲的成语解释 恫疑虚猲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