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尘走俗的意思 抗尘走俗的读音和出处

  • kàng
  • chén
  • zǒu
成语名称:
抗尘走俗
成语拼音:
[kàng chén zǒu sú]
成语解释: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成语出处:
南朝 齐 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成语例句:
元·顾瑛《饯谢子兰》诗:“谈空说有丘壑志,抗尘走俗山泽容。”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热中名利而到处奔走钻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抗塵走俗
英文翻译:
busy oneself hankering after personal fame and gai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抗尘走俗”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K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形容 名利 奔走钻营
更多含义:
“抗尘走俗”指为追求名利而四处奔波,带有贬义,侧重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多用于文人语境。“风尘仆仆”仅描述旅途劳累的状态,不含褒贬,强调外在辛劳。“东奔西走”为中性词,泛指忙碌状态,不特指目的。“追名逐利”直接点明追求名利的行为,语义更直白,缺少文雅色彩。“汲汲营营”强调急切钻营的姿态,侧重手段的迫切性。“蝇营狗苟”则突出手段卑劣,道德批判更重。这些词语的区别在于情感倾向、行为动机的明确性及语体风格的差异,“抗尘走俗”更突出文人对世俗的反感与疏离感。

“抗尘走俗”的单字解释

】:1.抵抗;抵挡:顽抗。抗灾。抗日战争。皮大衣旧点儿没关系,只要能挡风抗冻就行。2.拒绝;抗拒:抗命。抗税。3.对等:抗衡。分庭抗礼。4.姓。
】: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2.跑:奔走。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10.姓。
】: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抗尘走俗”的近义词

“抗尘走俗”的相关成语

“抗尘走俗”的关联成语

* 抗尘走俗的意思 抗尘走俗的成语解释 抗尘走俗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