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主行令的意思 挟主行令的读音和出处

  • jiā
  • zhǔ
  • xíng
  • lìng
成语名称:
挟主行令
成语拼音:
[jiā zhǔ xíng lìng]
成语解释:
挟持君主,发布命令。参见“挟天子以令诸侯”。
成语出处:
《南齐书·刘善明传》:“魏挟主行令,实逾二纪。晋废立持权,遂历四世。”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挾主行令
英文翻译:
To coerc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挟主行令”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挟持 君主 发布 命令 参见
更多含义:
挟主行令特指利用君主或上级名义发号施令,强调控制实际权力却保留表面权威,如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与之相比,狐假虎威侧重借势欺人,不涉及实际掌权,借刀杀人强调利用他人达成目的,未突出名义借用,越俎代庖指越权行事,但无需假借他人名义,名存实亡描述权威虚化,但未涉及利用名义发令的行为,假传圣旨虽涉及冒用名义,但属于伪造指令,与挟主行令中真实控制权威源头的性质不同,这些词语在权力来源,手段目的上各有侧重,但挟主行令更突出对名义与实权的双重操控。

“挟主行令”的单字解释

】:[jiā]同“”(jiā)[xié]心里怀着(怨恨等):挟嫌。挟恨。挟仇陷害。
】: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预示:早霞主雨。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姓。
】:[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兴奋。3.美好:令名。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兄(称对方的哥哥)。5.时节:冬令。6.古代官名:县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3.复姓。[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挟主行令”的近义词

“挟主行令”的相关成语

“挟主行令”的关联成语

* 挟主行令的意思 挟主行令的成语解释 挟主行令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