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肩叠背的意思 挨肩叠背的读音和出处

  • āi
  • jiān
  • dié
  • bèi
成语名称:
挨肩叠背
成语拼音:
[āi jiān dié bèi]
成语解释:
形容人群拥挤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当日看的是挨肩叠背。”
成语例句:
张恨水《夜深沉》第22回:“逛夜市的人,挨肩叠背的。”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群十分拥挤的场面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挨肩曡背
英文翻译:
shoulder against should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挨肩叠背”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醒世恒言的成语 A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形容 人群 拥挤
更多含义:
“挨肩叠背”侧重于形容人群拥挤时肩背相贴的密集状态,常突出个体间的紧密接触与空间压迫感,如集会或狭窄场所的场景,其他类似词语各有侧重,“摩肩接踵”强调行人往来时肩膀相碰、脚跟相接的动态拥挤,多用于街道、市场等移动场景,“水泄不通”比喻堵塞严重,强调空间被完全占据、无法通行的状态,常用于交通或出入口,“人山人海”则侧重宏观视角下人数庞大的视觉冲击,突出整体规模的宏大,如大型活动或景区,“熙熙攘攘”着重表现人群的喧闹与杂乱,带有动态的嘈杂感,“比肩继踵”与“摩肩接踵”类似,但更强调前后相接的连续性,而“座无虚席”专指座位坐满,不涉及站立拥挤,这些词语虽都描绘密集人群,但通过动作部位、拥挤程度、空间状态等细节差异,适应不同语境下的表达需求。

“挨肩叠背”的单字解释

】:[āi]1.靠近;紧接着:他家挨着工厂。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走进教室。2.顺着(次序):把书挨着次序放好。挨门挨户地检查卫生。[ái]1.遭受;忍受:挨饿。挨了一顿打。2.困难地度过(岁月):苦日子好不容易挨过来了。3.拖延:他舍不得走,挨到第二天才动身。
】:1.肩膀:并肩前进。2.担负;担任:身肩重任。
】:1.一层加上一层;重复:重叠。叠石为山。层见叠出。2.折叠(衣被、纸张等):叠衣服。把信叠好装在信封里。3.姓。
】:[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挨肩叠背”的反义词

“挨肩叠背”的近义词

“挨肩叠背”的相关成语

“挨肩叠背”的关联成语

“挨肩叠背”造句

今天是圣诞节,人可真多人们挨肩叠背的。

人们挨肩叠背、鱼贯而入地进入火车站大厅。

如今过节千万别旅游,要不然人人挨肩叠背的根本就不是在旅游,而是在看人去的。

挨肩叠背,老人家挤坏了腰脊厉声呼;裸袖舒拳,小孩子踏伤了脚指号陶哭。

挨肩叠背,喧嚣如菜市场的广场为之一滞,所有人齐刷刷向着那凄惨的哀嚎声望来。

此刻掌内众人都挨肩叠背地拥挤在一起,神色慌乱,而依旧在急速收缩的掌内空间,眼看就要将他们捏为碎渣。

伪乡公所遮人眼目地有时也籴出点户口米来,可是几个月才有一次,一次只籴给几斤麦子或高梁,人群拥挤得挨肩叠背,有时排队排到最后还是卖不到。

在经过了漫长而拥挤的前行后,那目光下的环境,终于是变得空旷下来,紧挨的人影四散开来,让得原本挨肩叠背的人群终于是有了稍微的舒缓。

* 挨肩叠背的意思 挨肩叠背的成语解释 挨肩叠背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