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躯赴难的意思 捐躯赴难的读音和出处

  • juān
  • nàn
成语名称:
捐躯赴难
成语拼音:
[juān qū fù nàn]
成语解释:
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成语例句:
《西湖佳话·三生石迹》:“姓李名恺,率师拒敌,报国尽忠,捐躯赴难。”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为国捐躯
结构类型:
连动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捐軀赴難
英文翻译:
Sacrifice one's body for a difficult tim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捐躯赴难”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连动式成语 比喻的成语 三国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身体 舍弃 生命 奔赴
更多含义:
“捐躯赴难”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侧重点和应用场景不同,“捐躯赴难”特指为拯救国家或民族危亡而主动牺牲生命,强调“主动献身”与“危难背景”,如战争或灾难,例如文天祥抗元的事迹,而“舍生取义”出自《孟子》,侧重为道义或真理牺牲,不局限于紧急危难,例如革命者为理想就义,“赴汤蹈火”强调不避艰险完成任务,未必涉及生命代价,例如消防员救火,“视死如归”形容无畏死亡的态度,不强调“主动选择”,例如战士直面敌军,“肝脑涂地”侧重竭尽忠诚报效,可指牺牲,但更多用于表达奉献决心,例如臣子效忠君主,“粉身碎骨”比喻彻底毁灭,常指为事业付出代价,未必关联生命,例如科研者攻坚技术,“马革裹尸”专指军人战死沙场,体现军人荣誉,例如古代将领阵亡,这些词语核心差异在于“牺牲动机”“情境紧迫性”及“结果指向”。

“捐躯赴难”的单字解释

】:1.舍弃;抛弃:捐弃。捐生(舍弃生命)。捐躯。2.捐助:捐献。捐钱。募捐。3.税收的一种名称:车捐。上了一笔捐。
】:身体:身躯。七尺之躯。为国捐躯。
】:1.前往;到(某处)去:赴宴。赴京。2.投身进去:全力以赴。3.古又同“”。
】:[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

“捐躯赴难”的反义词

“捐躯赴难”的近义词

“捐躯赴难”的相关成语

“捐躯赴难”的关联成语

* 捐躯赴难的意思 捐躯赴难的成语解释 捐躯赴难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