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疑质理的意思 援疑质理的读音和出处

  • yuán
  • zhì
成语名称:
援疑质理
成语拼音:
[yuán yí zhì lǐ]
成语解释:
援:引、提出;质:询问。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形容虚心请教,认真求学
成语出处: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听。”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援疑質理
英文翻译:
Theory of aiding and question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援疑质理”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提出 询问 疑难 道理 形容 请教 求学
更多含义:
“援疑质理”出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指提出疑问、探问道理,侧重虚心请教的学习态度,强调在求教过程中主动发问以明晰道理,与“质疑问难”相比,后者更突出对疑难问题的讨论甚至辩驳,互动性更强,“刨根问底”则强调追问到底的执着态度,常含较强烈的探究意图,有时略带固执意味,而“援疑质理”侧重谦逊求知的姿态,不强调追问强度,“探赜索隐”源自《易经》,特指探究深奥隐秘的道理,多用于学术研究层面,与“援疑质理”的日常化请教场景不同,“不耻下问”虽也指虚心请教,但明确指向向地位、学识低于自己的人求教,而“援疑质理”无此层级限定,仅体现求知本身的诚恳态度。

“援疑质理”的单字解释

】:1.以手牵引:攀援。2.引用:援用。援例。3.援助:支援。增援。援军。孤立无援。
】:[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比拟。
】: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质。变质。2.哲学范畴。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3.质料,构成事物的材料:铁质。流质。4.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优质钢。按质论价。保质保量。5.朴实:质朴。6.询问;责问:质疑。质问。7.抵押;抵押品:质押。人质。8.古又同“”。9.古又同“”。
】: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援疑质理”的相关成语

“援疑质理”的关联成语

* 援疑质理的意思 援疑质理的成语解释 援疑质理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