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声匿迹的意思 敛声匿迹的读音和出处

  • liǎn
  • shēng
成语名称:
敛声匿迹
成语拼音:
[liǎn shēng nì jì]
成语解释:
不声张,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
成语出处:
《解放日报》1944.8.18:“这样,识时务的就不得不敛声匿迹。”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指藏匿起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斂聲匿跡
英文翻译:
disappea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敛声匿迹”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L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声张 露面 形容 隐藏 起来 出现
更多含义:
“敛声匿迹”强调主动收敛声音,隐藏行踪,侧重行为上的低调谨慎,不引人注意,如暗中观察或避免冲突,“销声匿迹”侧重彻底消失,多因外界压力或被动选择,如公众人物退出视野,“隐姓埋名”强调改名换姓,彻底隐匿身份,多用于躲避追踪或隐藏过去,“韬光养晦”侧重隐藏锋芒,积蓄力量,为长远发展做准备,带有策略性,“深居简出”仅描述减少外出,不强调隐藏存在感,而“匿影藏形”更侧重隐藏行踪,避免被发现,多用于秘密行动或躲避追查。

“敛声匿迹”的单字解释

】:1.收起;收住:敛容。敛足。2.约束:敛迹。3.收集;征收:敛钱。横征暴敛。把工具敛起来。
】: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隐藏;不让人知道:隐匿。匿名。匿居深山。匿影藏形。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迹。血迹。笔迹。踪迹。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迹。陈迹。事迹。史迹。3.形迹: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敛声匿迹”的相关成语

“敛声匿迹”的关联成语

* 敛声匿迹的意思 敛声匿迹的成语解释 敛声匿迹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