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韬的意思 文韬武韬的读音和出处

  • wén
  • tāo
  • tāo
成语名称:
文韬武韬
成语拼音:
[wén tāo wǔ tāo]
成语解释:
韬:古代兵书《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
成语出处: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上略中略,奏山石之奇谋;文韬武韬,奉川璜之秘诀。”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用兵的谋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文韬武韬
英文翻译:
Wentao and wutao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文韬武韬”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W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文韬 虎韬 豹韬 文武 方面 谋略
更多含义:
“文韬武韬”常被误写为“文韬武略”,后者出自《六韬》一书,指治国用兵的谋略,强调文治武功的结合,多用于评价政治军事才能,其他类似成语侧重点不同,“文武双全”突出个人能力的全面性,兼有文化与武艺,“智勇双全”侧重智慧与勇气的并存,多用于具体行动中的表现,“雄才大略”强调宏大的战略眼光与治国才能,不局限于文武分野,“经天纬地”突出治理天下的非凡能力,更具抽象概括性,“文武之道”出自《礼记》,指张弛有度的治国理念,注重平衡而非才能本身,这些词语中,“文韬武略”更具历史典故色彩,多用于历史人物评价或宏大叙事,而“文武双全”“智勇双全”更贴近个人素质描述,适用范围更广。

“文韬武韬”的单字解释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1.弓或剑的套子。2.隐藏:韬光养晦。3.用兵的计谋:韬略。
】: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武器。武装。武力。2.关于技击的:武术。武艺。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踵武。见〖步武〗。
】:1.弓或剑的套子。2.隐藏:韬光养晦。3.用兵的计谋:韬略。

“文韬武韬”的近义词

“文韬武韬”的相关成语

“文韬武韬”的关联成语

* 文韬武韬的意思 文韬武韬的成语解释 文韬武韬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