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稽之谈的意思 无稽之谈的读音和出处

  • zhī
  • tán
成语名称:
无稽之谈
成语拼音:
[wú jī zhī tán]
成语解释: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成语出处:
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成语例句:
既无其说,是为无稽之谈。(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稽,不能读作“qí”。
繁体字形:
無稽之談
英文翻译:
groundless statement
成语故事:
无稽之谈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无稽之谈”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W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音机 查考 话语 传言 没有 说法
更多含义:
“无稽之谈”强调言论毫无根据,无法考证或验证,多用于否定他人观点时,如“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而“胡言乱语”侧重指人说话内容混乱荒唐,常带有情绪色彩,如“他喝醉后胡言乱语”,“信口雌黄”则突出故意歪曲事实、恶意编造,如“他信口雌黄污蔑他人”,“一派胡言”语气更强烈,直接斥责对方言论全无道理,如“这简直是一派胡言”,“空穴来风”原指传言有依据,现多被误用为“无根据的传言”,需结合语境判断,如“此事并非空穴来风”,“子虚乌有”则强调事情完全虚构,如“这指控纯属子虚乌有”。这些词语虽都含“不可信”之意,但“无稽之谈”侧重依据缺失,“胡言乱语”强调逻辑混乱,“信口雌黄”带有主观恶意,“空穴来风”存在古今异义现象,需注意区分。

“无稽之谈”的单字解释

】:[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jī]1.停留:稽留。稽延。2.考核:稽查。无稽之谈。3.计较:反唇相稽。[qǐ]1.〔稽首〕2.古代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3.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也称稽首。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说话或讨论:漫谈。面谈。谈思想。二人谈得很投机。2.所说的话:奇谈。美谈。无稽之谈。3.姓。

“无稽之谈”的反义词

“无稽之谈”的近义词

“无稽之谈”的相关成语

“无稽之谈”的关联成语

“无稽之谈”造句

很多人认为小孩子讲的话都是无稽之谈。然而我认为,如果现在听取孩子所关心的事,将来当他到十几岁后也能分担父母所操心的事。这两点是密切相关的。亚科卡 

无稽之谈比非凡的机智更能使我们发出笑声,因为无稽之谈更适合于我们,更符合我们的天性。德·瓦卢瓦 

这都是无稽之谈,你要相信?

这也是彼得基里洛维奇要说"我告诉你,无稽之谈,乳臭未干就想当兵!"。

说要我自刎是无稽之谈,殊不知我是死心塌地地想好好活着。

这并不是无稽之谈,确实是从大量史料中总结出来的。

巫婆、法师搞的所谓"天神显灵",纯属无稽之谈

对于那些无稽之谈,我们最好的回答是不予理睬。

这并不是无稽之谈,有史为证。

我对你死心塌地,殊不知你竟与他人私通,简直是无稽之谈,我宁可自刎,也不愿受这奇耻大辱!

* 无稽之谈的意思 无稽之谈的成语解释 无稽之谈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