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警夕惕的意思 昼警夕惕的读音和出处
- 昼
- 警
- 夕
- 惕
- 成语名称:
- 昼警夕惕
- 成语拼音:
- [zhòu jǐng xī tì]
- 成语解释:
- 日夜警惕戒慎。
- 成语出处:
- 宋·沈括《延州谢到任表》:“敢不尽虑力行,求神圣责任之实;昼警夕惕,思天地亭育之恩。”
- 成语例句: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晝警夕惕
- 英文翻译:
- Alert at night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昼警夕惕”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警惕 戒慎
- 更多含义:
- “昼警夕惕”出自《后汉书》,意为日夜警惕戒备,强调全天候保持高度警觉,多用于形容对潜在危机的持续防范,其核心在于“持续戒备”,与其他成语存在细微差异。“朝乾夕惕”侧重勤奋谨慎的态度,多用于形容个人勤勉工作或修身养性,如《周易》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居安思危”强调在安定环境中预见风险,如《左传》中“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突出心理层面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出自《诗经》,侧重提前准备物资或计划,如修缮房屋应对雨季,强调行动上的预防性。“防患未然”则特指在祸患发生前采取措施,如《申鉴》中“防为上,救次之”,聚焦于阻断危机的发生时机。相较而言,“昼警夕惕”更突出时间维度的连续性,适用于需长期保持戒备的军事、政治或重大项目管理场景。
“昼警夕惕”的单字解释
【昼】: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昼夜。白昼。
【警】:1.戒备:警惕。警戒。2.(感觉)敏锐:机警。警觉。3.使人注意(情况严重);告诫:警报。警告。警世。惩一警百。4.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情:火警。报警。5.警察的简称:民警。武警。交通警。6.姓。
【夕】:1.太阳落的时候;傍晚:夕阳。夕照。朝发夕至。朝令夕改。2.泛指晚上:前夕。除夕。风雨之夕。3.姓。
【惕】:1.小心:警惕。2.害怕:怵(chù)惕。
“昼警夕惕”的相关成语
“昼警夕惕”的关联成语
昼字的成语
警字的成语
夕字的成语
惕字的成语
昼开头的成语
警开头的成语
夕开头的成语
惕开头的成语
zhou的成语
jing的成语
xi的成语
ti的成语
zjxt的成语
昼警什么什么的成语
昼什么夕什么的成语
昼什么什么惕的成语
什么警夕什么的成语
什么警什么惕的成语
什么什么夕惕的成语
* 昼警夕惕的意思 昼警夕惕的成语解释 昼警夕惕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