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兢夕惕的意思 朝兢夕惕的读音和出处
- 朝
- 兢
- 夕
- 惕
- 成语名称:
- 朝兢夕惕
- 成语拼音:
- [zhāo jīng xī tì]
- 成语解释:
- 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戊申封事》:“尚当朝兢夕惕,居安虑危,而不可以少怠。”
- 成语例句: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宾语;指终日勤奋,不敢松懈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朝兢夕惕
- 英文翻译:
- Be cautious and alert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朝兢夕惕”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小心谨慎 形容 勤奋 谨慎 不敢 疏忽 懈怠
- 更多含义:
- “朝兢夕惕”应为“朝乾夕惕”,出自《周易》,形容终日勤勉谨慎,不敢懈怠,侧重全天候的自我约束与进取态度,“兢兢业业”强调做事认真细致,但未突出时间上的持续性,“如履薄冰”侧重身处险境时的极度谨慎,带有被动防范的意味,“夙兴夜寐”仅描述早起晚睡的辛劳,缺乏警惕性内涵,“栉风沐雨”强调外在环境艰苦下的奋斗,与内在自律无关,“业精于勤”单纯强调勤奋的重要性,未包含谨慎自省的特质,这些词语或侧重态度,或强调环境,或简化内涵,而“朝乾夕惕”兼具勤勉与警惕的双重特性,体现内外兼修的精神境界。
“朝兢夕惕”的单字解释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对):上朝。在朝党(执政党)。2.朝代:唐朝。改朝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朝。4.朝见;朝拜:朝觐。朝顶。5.面对着;向:脸朝里。坐东朝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朝南开门。朝学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阳。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兢】:〔兢兢〕小心,谨慎,如“兢兢业业”、“战战兢兢”。
【夕】:1.太阳落的时候;傍晚:夕阳。夕照。朝发夕至。朝令夕改。2.泛指晚上:前夕。除夕。风雨之夕。3.姓。
【惕】:1.小心:警惕。2.害怕:怵(chù)惕。
“朝兢夕惕”的近义词
“朝兢夕惕”的相关成语
“朝兢夕惕”的关联成语
朝字的成语
兢字的成语
夕字的成语
惕字的成语
朝开头的成语
兢开头的成语
夕开头的成语
惕开头的成语
zhao的成语
jing的成语
xi的成语
ti的成语
zjxt的成语
朝兢什么什么的成语
朝什么夕什么的成语
朝什么什么惕的成语
什么兢夕什么的成语
什么兢什么惕的成语
什么什么夕惕的成语
* 朝兢夕惕的意思 朝兢夕惕的成语解释 朝兢夕惕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