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勿拒的意思 来者勿拒的读音和出处
- 来
- 者
- 勿
- 拒
- 成语名称:
- 来者勿拒
- 成语拼音:
- [lái zhě wù jù]
- 成语解释:
- 见“来者不拒”。
- 成语出处:
- 《公羊传·隐公二年》:“公令戎于潜。”汉·何休注:“来者勿拒,去者勿追。”
- 成语例句: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定语;指收受礼品等
- 结构类型:
- 紧缩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來者勿拒
- 英文翻译:
- Don't refuse to come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来者勿拒”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紧缩式成语 L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更多含义:
- “来者勿拒”常写作“来者不拒”,强调对到来的人或事物一概接受,不设门槛,侧重被动接纳的态度,多用于中性或略带消极的语境,如不加选择地收受物品或人员。“有求必应”则突出主动满足他人需求,体现乐于助人的善意,情感色彩更积极。“海纳百川”侧重包容性,强调胸怀宽广,能容纳不同观点或人才,常用于抽象层面。“照单全收”多指不加分辨地全盘接受,可能隐含盲目性或缺乏判断力。“开门揖盗”虽含接纳行为,但强调主动引入祸患,带有明显贬义。这些词语虽都涉及“接受”概念,但动机、情感色彩及应用场景各有侧重,需根据语境区分使用。
“来者勿拒”的单字解释
【来】: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勿】: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切勿上当。请勿入内。
【拒】:1.抵抗;抵挡:抗拒。拒敌。2.拒绝:来者不拒。拒不执行。拒谏饰非。
“来者勿拒”的反义词
“来者勿拒”的近义词
“来者勿拒”的相关成语
“来者勿拒”的关联成语
来字的成语
者字的成语
勿字的成语
拒字的成语
来开头的成语
者开头的成语
勿开头的成语
拒开头的成语
lai的成语
zhe的成语
wu的成语
ju的成语
lzwj的成语
来者什么什么的成语
来什么勿什么的成语
来什么什么拒的成语
什么者勿什么的成语
什么者什么拒的成语
什么什么勿拒的成语
* 来者勿拒的意思 来者勿拒的成语解释 来者勿拒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