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之馈的意思 桃李之馈的读音和出处
- 桃
- 李
- 之
- 馈
- 成语名称:
- 桃李之馈
- 成语拼音:
- [táo lǐ zhī kuì]
- 成语解释:
-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 成语出处:
-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 成语例句:
- 明·归有光《河南策问对二道》:“吹毛求疵,诋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罪。”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主语、宾语;指送礼
- 结构类型:
- 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桃李之饋
- 英文翻译:
- Peach and plum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桃李之馈”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T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 原谓 互赠 礼品 引申 送礼
- 更多含义:
- “桃李之馈”出自《诗经·大雅·抑》,原指互赠桃李以示情谊,后多用于比喻学生对师长的感恩回报,或晚辈对长辈的心意表达,强调情感传递与情谊维系。类似成语如“投桃报李”同样源自《诗经·卫风·木瓜》,侧重礼尚往来的双向互动,适用于更广泛的社交关系,不局限于师生或长幼。“礼尚往来”则更强调礼节性回馈,适用范围更广,包含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互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突出感恩的强烈程度,强调回报远大于所受恩惠,情感色彩更为浓烈。相较而言,“桃李之馈”更具文雅含蓄的意象,侧重情感纽带而非利益交换,常用于表达谦逊、真诚的馈赠行为。
“桃李之馈”的单字解释
【桃】:1.桃树,落叶小乔木,小枝光滑,叶子长圆披针形,花单生,粉红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多有短绒毛,味甜,是常见水果。核仁可入药。2.这种植物的果实。3.形状像桃儿的东西:棉桃。棉花结桃了。4.指核桃:桃酥。5.姓。
【李】:1.李子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是常见水果。2.这种植物的果实。3.(Lǐ)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馈】:1.馈赠:馈送。馈以鲜果。2.传输:馈线。反馈。
“桃李之馈”的相关成语
桃李之馈
桃李之教
瓜李之嫌
公门桃李
满城桃李
门墙桃李
桃李遍天下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春风
桃李成蹊
桃李精神
桃李门墙
桃李满天下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桃李争辉
桃李争妍
艳如桃李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艳如桃李,凛若冰霜
“桃李之馈”的关联成语
桃字的成语
李字的成语
之字的成语
馈字的成语
桃开头的成语
李开头的成语
之开头的成语
馈开头的成语
tao的成语
li的成语
zhi的成语
kui的成语
tlzk的成语
桃李什么什么的成语
桃什么之什么的成语
桃什么什么馈的成语
什么李之什么的成语
什么李什么馈的成语
什么什么之馈的成语
* 桃李之馈的意思 桃李之馈的成语解释 桃李之馈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