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肤剥体的意思 椎肤剥体的读音和出处

  • zhuī
  • bāo
成语名称:
椎肤剥体
成语拼音:
[zhuī fū bāo tǐ]
成语解释:
见“椎肤剥髓”。
成语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帝曰:‘霖雨、地震之灾,岂非重兵久在蜀,调登供馈,椎肤剥体,民怨所致,当修德抚民以应之,又何祷乎!’”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剥削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椎膚剥軆
英文翻译:
Parenchyma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椎肤剥体”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椎肤剥髓
更多含义:
“椎肤剥体”侧重描述肉体遭受极端摧残的惨状,强调直接对身体的暴力伤害,常见于形容古代酷刑或战争暴行,如敲击皮肤、撕裂躯体等具体行为,其语义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与其他词语相比,更突出“破坏肉体完整性”的残忍过程,类似成语如“抽筋剥皮”虽也描绘肉体痛苦,但多用于比喻经济剥削或精神折磨,而非直接物理伤害,“体无完肤”则多指辩论或批评中彻底否定对方,属抽象层面的“击败”,与“椎肤剥体”的具象血腥不同,“严刑峻法”侧重制度层面的严厉惩罚,不特指肉体伤害,而“伤筋动骨”多用于形容事务受损严重,或身体轻伤,程度远不及“椎肤剥体”,这些词语在暴力强度、使用场景及隐喻范围上存在差异。

“椎肤剥体”的单字解释

】:[zhuī]椎骨,人和其他脊椎动物背部中央构成脊柱的短骨:颈椎。胸椎。[chuí]1.敲打用的一种工具。现通常写作槌:木椎。2.用椎打:椎杀。3.迟钝:椎鲁(愚笨)。
】:1.皮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2.表面的;浮浅:肤浅。肤泛。
】:[bāo]去掉外面的皮或壳:剥花生。剥皮。[bō]义同“”(bāo),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夺,生吞活剥。
】:[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椎肤剥体”的近义词

“椎肤剥体”的相关成语

“椎肤剥体”的关联成语

* 椎肤剥体的意思 椎肤剥体的成语解释 椎肤剥体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