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驼之技的意思 橐驼之技的读音和出处

  • tuó
  • tuó
  • zhī
成语名称:
橐驼之技
成语拼音:
[tuó tuó zhī jì]
成语解释:
指高明的栽培技艺。典出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成语出处:
典出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成语例句:
马塍艺花如艺粟,橐驼之技名天下,往往发非时之品,真足以侔造化,通仙灵。★明·田汝元《西湖游览志馀·术技名家》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橐駝之技
英文翻译:
Technique of Tuotuo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橐驼之技”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T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高明 技艺
更多含义:
“橐驼之技”出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特指高超的种植技艺,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侧重方法得当而非单纯熟练,与“庖丁解牛”不同,后者突出技艺纯熟到“以神遇不以目视”的境界,与“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相比,“橐驼之技”更重客观规律,后两者偏向主观能力的自如,“因地制宜”虽也强调顺应环境,但多用于宏观策略而非具体技艺,“匠石运斤”强调配合默契,与“橐驼之技”的独立技术不同,“轮扁斫轮”侧重经验积累的不可言传,而“顺水推舟”仅指借势而为,缺乏技术内涵,“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精妙如天工,但多用于艺术领域,与农业技艺的实用性无关。

“橐驼之技”的单字解释

】:1.一种口袋。2.拟声词。硬物连续撞击地面等的声音:橐橐的皮鞋声。
】:1.骆驼:驼峰。驼绒。2.脊背弯曲,直不起来:驼背。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技能;本领:技术。技巧。绝技。一技之长。黔驴技穷。无所施其技。2.姓。

“橐驼之技”的相关成语

“橐驼之技”的关联成语

* 橐驼之技的意思 橐驼之技的成语解释 橐驼之技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