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齐声的意思 比肩齐声的读音和出处

  • jiān
  • shēng
成语名称:
比肩齐声
成语拼音:
[bǐ jiān qí sh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吾粲传》:“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地位、声望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比肩齊聲
英文翻译:
Shoulder to should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比肩齐声”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三国志的成语 比如的成语 三国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地位 声望 相等 相近
更多含义:
“比肩齐声”强调多人并肩而立,齐声表达相同观点或态度,突出行动与声音的统一性,常用于群体共同发声的场景。“异口同声”侧重众人说法完全一致,但仅指语言内容相同,不涉及行为或位置关系。“众口一词”与“异口同声”类似,但更强调意见统一的结果,常用于描述舆论或评价。“同声相应”则侧重志趣相投者的自然呼应,带有情感共鸣的意味,不限于具体言行。“齐头并进”强调多方同时推进,但对象多为事务或行动,与声音无关。“同心协力”突出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合作,但范围更广,不限于发声场景。相比之下,“比肩齐声”兼具空间上的并列关系与语言上的一致性,多用于具象化群体共同表态的画面。

“比肩齐声”的单字解释

】: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1.肩膀:并肩前进。2.担负;担任:身肩重任。
】:[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比肩齐声”的相关成语

“比肩齐声”的关联成语

* 比肩齐声的意思 比肩齐声的成语解释 比肩齐声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