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的意思 民惟邦本的读音和出处
- 民
- 惟
- 邦
- 本
- 成语名称:
- 民惟邦本
- 成语拼音:
- [mín wéi bāng běn]
- 成语解释:
- 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 成语出处:
- 《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成语例句:
- 《元史·岳柱传》:“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统治者
- 结构类型:
- 主谓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民惟邦本
- 英文翻译:
- 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民惟邦本”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M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国家 人民 立国
- 更多含义:
- “民惟邦本”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核心在于突出民众的基础性作用,多用于治国理念的宏观论述,“以民为本”是这一思想的现代表述,使用范围更广,涉及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民为贵”出自《孟子·尽心下》,侧重强调民众地位高于君主,带有鲜明的民权思想,“民胞物与”出自张载《西铭》,强调博爱精神,将关怀对象从人扩展到万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王制》,以比喻形式揭示民众力量的双向性,警示统治者重视民心,“国以民为本”常见于政策文件,侧重国家与民众的依存关系,强调物质层面的保障,这些概念都涉及民本思想,但侧重点不同,或强调地位,或强调作用,或强调情感,或强调警示,需结合语境区分使用。
“民惟邦本”的单字解释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惟】:1.同“唯”。2.思想;思考:思惟(现在通常写作思维)。3.文言助词。常用在年、月、日之前:惟八月既望。
【邦】:1.国:邦交。友邦。邻邦。2.姓。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民惟邦本”的近义词
“民惟邦本”的相关成语
“民惟邦本”的关联成语
民字的成语
惟字的成语
邦字的成语
本字的成语
民开头的成语
惟开头的成语
邦开头的成语
本开头的成语
min的成语
wei的成语
bang的成语
ben的成语
mwbb的成语
民惟什么什么的成语
民什么邦什么的成语
民什么什么本的成语
什么惟邦什么的成语
什么惟什么本的成语
什么什么邦本的成语
“民惟邦本”造句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才概括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经典表述。
环保重拳本固邦宁民惟邦本我还没有看清楚,2013年就过去了,雾霾遮住了我的眼睛。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
正如****理所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是为了给百姓构筑坚实后盾,提振消费信心。
张维为中国人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这种民本主义观念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也是一个可以操作的思路和经验。
***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显然,光绪后期的这些言论,是与他早期的民惟邦本的思想有着内在联系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心似秤,民意如山”“得民心者得天下,逆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历史定律。
* 民惟邦本的意思 民惟邦本的成语解释 民惟邦本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