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兵减灶的意思 添兵减灶的读音和出处

  • tiān
  • bīng
  • jiǎn
  • zào
成语名称:
添兵减灶
成语拼音:
[tiān bīng jiǎn zào]
成语解释:
啬兵员,反而减少行军饭灶。指伪装士兵逃亡,示弱以欺骗对方。
成语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成语例句:
元·无名氏《淬范叔》第一折:“孙子口称救韩,却引兵径去袭魏,诈败佯输,添兵减灶。”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添兵减竈
英文翻译:
Make a difference
成语故事:
添兵减灶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添兵减灶”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史记的成语 T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兵员 减少 伪装 士兵 逃亡 示弱 欺骗 对方
更多含义:
“添兵减灶”出自《史记》,指表面减少灶台数量以制造兵力虚弱的假象,实则暗中增兵,属于通过示弱诱敌深入的战术欺骗,其核心在于隐藏真实实力,强调虚实转换。与之相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侧重于用明显的行动掩盖真实意图,如刘邦修栈道吸引注意力,实则从陈仓突袭,属于战略转移的典型。而“声东击西”则通过制造虚假攻击方向迷惑敌人,例如在东方制造攻势,实际主攻西方,属于战术佯攻的范畴。此外,“虚张声势”是通过夸大实力威慑对手,与“添兵减灶”的示弱策略形成对比。这些成语虽都涉及谋略,但“添兵减灶”更突出通过示弱实现战略欺骗,其他词语则多强调转移目标或制造假象,应用场景与目的存在细微差异。

“添兵减灶”的单字解释

】:1.增添;增加:添人。添水。添枝加叶。如虎添翼。添了三十台机器。2.指生育(后代):他家添了个女儿。3.姓。
】: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1.从总体或某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削减。裁减。减员。偷工减料。五减三是二。2.降低;衰退:减价。减色。工作热情有增无减。人虽老了,干活还是不减当年!
】:1.生火做饭的设备:灶台。煤气灶。2.指灶神:祭灶。

“添兵减灶”的相关成语

“添兵减灶”的关联成语

* 添兵减灶的意思 添兵减灶的成语解释 添兵减灶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