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焉思逞的意思 狡焉思逞的读音和出处

  • jiǎo
  • yān
  • chěng
成语名称:
狡焉思逞
成语拼音:
[jiǎo yān sī chěng]
成语解释:
见“狡焉思启”。
成语出处: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诸夷以中国之易欺也,法人将问滇桂,英人将问藏粤,俄人将问新疆,德、奥、意、日、葡、荷皆狡焉思逞。”
成语例句: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中国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紧缩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狡焉思逞
英文翻译:
Cunning think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狡焉思逞”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紧缩式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狡焉思启
更多含义:
“狡焉思逞”出自《左传》,特指心怀狡诈,企图通过阴谋或诡计达成目的,强调隐蔽性和蓄谋性,常用于描述暗中策划的恶意行为,如“狡焉思逞,窥伺神器”。与之相比,“居心叵测”侧重动机难以揣测,不必然涉及行动,如“此人言行怪异,居心叵测”。“图谋不轨”直接指明有违法或叛逆意图,语义更具体,如“图谋不轨,欲行篡逆”。“包藏祸心”强调表面善良下隐藏恶意,如“表面谦和,实则包藏祸心”。“心怀鬼胎”多用于形容个人私下有不可告人的算计,如“两人对视,各怀鬼胎”。这些词语虽都涉及不良意图,但“狡焉思逞”更突出长期谋划与阴谋属性,而其他词汇或侧重动机隐秘,或强调行为性质,或描述伪装性,语境侧重点不同。

“狡焉思逞”的单字解释

】:奸猾;诡诈:狡诈。
】:1.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焉。善莫大焉。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焉有今日?。焉能不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乃;于是: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4.表示肯定的语气:有厚望焉。因以为号焉。5.姓。
】:[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1.显示(自己的才能、威风等);夸耀:逞能。逞威风。逞英雄。2.实现意愿;达到目的(多指坏事):得逞。3.纵容;放任:逞性子。

“狡焉思逞”的近义词

“狡焉思逞”的相关成语

“狡焉思逞”的关联成语

* 狡焉思逞的意思 狡焉思逞的成语解释 狡焉思逞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