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麇马鹿的意思 獐麇马鹿的读音和出处

  • zhāng
  • jūn
  • 鹿
成语名称:
獐麇马鹿
成语拼音:
[zhāng jūn mǎ lù]
成语解释:
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成语出处:
《西湖志余》卷二十五:“杭州人言举止仓皇者曰獐麇马鹿,盖四物善骇,见人则跳跃自窜。”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四种动物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麞麕馬鹿
英文翻译:
Swertia de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獐麇马鹿”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马的成语 描写动物的成语 鹿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举动 匆忙 慌乱
更多含义:
“獐麇马鹿”指代事物混杂难辨,或比喻平庸无特色的人或群体,强调种类繁多却缺乏辨识度,多用于贬义,其他类似成语各有侧重。“鱼目混珠”强调以假乱真,突出欺骗性,“龙蛇混杂”侧重好坏混杂的环境或群体,暗含优劣共存的矛盾,“牛骥同皂”比喻贤愚同处,凸显地位或能力悬殊的荒诞感,“乌合之众”描述临时聚集、缺乏组织的松散群体,强调无纪律性,“泥沙俱下”则指好坏事物混杂出现,常与复杂环境或潮流关联,而“獐麇马鹿”更聚焦于事物本身的混杂与平庸特质,不涉及动态变化或价值判断,应用场景更偏向静态描述。

“獐麇马鹿”的单字解释

】:也叫牙獐。哺乳动物。小型鹿类。雌雄都没有角,雄的有獠牙露在嘴外。多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
】:[jūn]古书上指獐子。[qún]成群:麇集。麇至。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鹿】:1.哺乳动物,反刍类,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的头上有角,个别种类雌的也有角,毛多为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有梅花鹿、马鹿等。2.(Lù)姓。

“獐麇马鹿”的相关成语

“獐麇马鹿”的关联成语

* 獐麇马鹿的意思 獐麇马鹿的成语解释 獐麇马鹿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