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影避迹的意思 畏影避迹的读音和出处

  • wèi
  • yǐng
成语名称:
畏影避迹
成语拼音:
[wèi yǐng bì jì]
成语解释:
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成语例句:
《陈书 萧允传》:“庄周所谓畏影避迹,吾弗为也。”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畏影避跡
英文翻译:
Fear of shadow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畏影避迹”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庄子的成语 W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不明 事理
更多含义:
“畏影避迹”出自《庄子》,指因害怕自己的影子而试图逃离,最终力竭而亡,比喻因恐惧而采取错误应对方式,反而加剧困境,强调盲目逃避的荒谬性,与“杯弓蛇影”有相似之处,但后者侧重疑神疑鬼,将无关事物误认为威胁,而前者更突出对实际存在之物的过度反应。相较之下,“掩耳盗铃”强调自欺欺人,明知问题存在却刻意回避真相,“刻舟求剑”侧重方法僵化,忽视事物变化,“因噎废食”则突出因局部挫折否定整体,这些成语的共同点在于批判非理性的行为逻辑,但“畏影避迹”的独特之处在于将恐惧与行动直接关联,凸显逃避本身成为困境根源的讽刺性。

“畏影避迹”的单字解释

】:1.怕:不畏艰险。英勇无畏。2.敬服:令人畏服。后生可畏。
】:1.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形象: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3.描摹:影写。影抄。影宋本。4.指“电影”: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1.躲开;回避:退避。避而不谈。避一会儿雨。2.防止:避孕。避雷针。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迹。血迹。笔迹。踪迹。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迹。陈迹。事迹。史迹。3.形迹: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畏影避迹”的近义词

“畏影避迹”的相关成语

“畏影避迹”的关联成语

* 畏影避迹的意思 畏影避迹的成语解释 畏影避迹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