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国殃民的意思 病国殃民的读音和出处

  • bìng
  • guó
  • yāng
  • mín
成语名称:
病国殃民
成语拼音:
[bìng guó yāng mín]
成语解释: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成语出处: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成语例句:
你们的结果必弄得病国殃民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状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病國殃民
英文翻译:
injure both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病国殃民”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醒世恒言的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国家 受害 人民 遭受 苦难 楔子 误用 创立 新法 招呼 党类 病国殃民 天下 骚然 动机 不怕 出于 结果
更多含义:
“病国殃民”指使国家受损、人民受苦,强调危害的直接性和严重性,与“祸国殃民”含义接近,但后者更侧重灾难性后果,常见于口语,前者书面色彩更浓。“误国害民”侧重因错误决策或失职导致国家人民受害,责任主体多为统治者或官员。“蠹国害民”强调如蛀虫般侵蚀国家根基,危害具有长期隐蔽性。“劳民伤财”仅指耗费人力财力,不涉及国家存亡层面。“丧权辱国”特指损害国家主权尊严,与“病国殃民”的广泛危害形成区别,这些词语在责任主体、危害方式及程度上有细微差异。

“病国殃民”的单字解释

】:1.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疾病。心脏病。他的病已经好了。2.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状态:他着了凉,病了三天。3.害处;私弊:弊病。4.缺点;错误:语病。通病。5.祸害;损害:祸国病民。6.责备;不满:诟病。为世所病。
】: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1.祸害:灾殃。2.使受祸害:祸国殃民。
】: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病国殃民”的反义词

“病国殃民”的近义词

“病国殃民”的相关成语

“病国殃民”的关联成语

* 病国殃民的意思 病国殃民的成语解释 病国殃民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